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寒门到底能不能出贵子,穷人家的孩子真的不如富人家的孩子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8

第2个回答  2021-03-24

第3个回答  2019-04-29

近几年来,寒门难处贵子这个话题越来越火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之前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著名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他就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孩子,文章中说到他从刚开始刚刚走出农村的什么都不会,然后经过自己的一步步闯荡,最后成立了现在家喻户晓的京东。

文章中谈到,刘强东也像很多农村孩子一样,刚刚考上大学时候,家里人既是开心,毕竟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孩子,多骄傲的事情,但是另外一个方面,高昂的学费以及平时的生活费从哪里来?

他的父母开始了借钱之路,东拼西凑,凑了几百块钱,这就是他所有的资本了,除去学费,书本费,乱七八糟的杂费,真的所剩无几,刘强东就在想即使他吃最便宜的饭菜,也不够他一学期的费用啊,然后他就开始跑腿挣钱,慢慢的,一步步做大,然后毕业之后,开始创业,一直到今天的京东。


当他成功之后,他就为家乡捐了好多钱,修建各种设施,帮助乡亲们,因为在他心里,要是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的他。


然后,他就想到自己以前上大学时候的艰难困苦,他就想着能不能凭着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寒门弟子,然后他就打算资助那些优秀的寒门弟子,一组数据让他产生了深深地思考。

为什么这些好的学校里,来自寒门的贵子越来越少了呢?归其原因,现如今的教育资源,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北京等一些城市的教育相差太远。

寒门难出贵子,家庭的起点,眼界,教育,资源,经济等等都是制约的因素。不在像以前那样,经济制约占主要因素。

 

第4个回答  2019-04-28
现在,寒门的确比二十年前难出贵子了!
不是因为现在是现代,而是因为,每当一个国家重新洗牌,经历动荡,财富重分之后每个朝代都这样。远看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把控人才制度,近看香港美国,底层人民几乎没有出路。已有的阶层,会尽一切手段守住既得利益,尤其是政治手段。
出贵子,离不开这几条路:教育,创业。下面以大家熟悉的香港为例:
(1)读书:
1、现在的学校按区划分,好学校附近的房费根本交不起!更不用说后期的学费等等。
2、出国等高消费投入根本不在穷人考虑范围。
3、现在的小学中学甚至开始考父母,不止考学生,父辈的优势可以传承。
4、最重要的是,所谓的素质教育流行,断了穷人出路。当一个学校以社会经验等等评价一个学生时,的确可以挑选出更好的人才,不过对贫穷阶级是个不公。举个例子,富人可以让孩子环球旅行,哪怕穷游世界,他们也比穷孩子家的先天多了这方面的知识与眼界积累,更多了安全保障。更不用说富人的孩子参与各种社团或交流等等了。
(2)创业:
1、再好的想法都需要人脉做铺垫,不是说穷就被人看不起,是富贵的孩子已经先天多得了这些资源,从而挤压了贫穷孩子的创业空间;
2、高涨的房价等等挤压了底层人民的生存空间与创业空间;
3、富贵阶层从小成功模式与经验的培养,使得寒门子弟的创业空间再度被挤压。
(3)第三条路
如果上面两条路走不通,而且很多人还活不下去,纵观各朝各国历史,基本脱不开这个套路:
大地主大富豪越来越有钱,拥有大把土地等资产,而且在政府中有大量利益代言人,底层人民先是失去机会,再逐步失去生存,要么底层人民受不了反抗重新洗牌,要么像某些地方,富贵阶级牺牲部分利益,花钱买平安。
题主说欧美应该会更好,更公平。放眼美国,问题只会比香港更严重,如果你在美国没有一定的地位与收入,孩子只能读很烂的学校,滥交,吸毒,一代比一代穷。
而当今中国,即使两级分化逐渐加重,但情况比国外会好很多。
先看看上面说的,是不是觉得跟中国很相近?
房价高涨挤压生存创业空间。
学区房的出现,重点中学的取消,私立学校的崛起,课后补习与各种兴趣班的盛行,让清华北大已经少见寒门弟子,更别说出国留学了。文官制度的确立,国家高层公务员都从基层做起,中国从各个方面,避免了外国的政治献金与财团干政。在理论上,富豪只能作为人大代表等发发提案,听听意见罢了。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制度漏洞,权钱交易十分频繁,但这届政府的反腐决心,可以有效避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