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骨头有哪些?

如题所述

躯干骨头由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胸骨、 肋骨三部分组成,具体介绍如下。

1、椎骨(vertebrae):又称脊柱骨(backbone),有33块,根据它们在人体的位置可分为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5块骶椎和4块尾椎,在成年人5块骶椎愈合成一块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一块尾骨。

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椎骨又分颈椎骨,特点是椎体小,椎孔为三角形,棘突短,横突中央有孔等,胸椎骨,较颈椎大,较腰椎小,其特点是椎体象心形,两侧有关节面接肋骨头,椎孔较小,棘突长而多斜下,横突斜向后外侧等。

2、胸骨(sternum):为长形扁骨,上宽下窄,位于胸廓前壁正中的皮下。胸骨的上部和两侧,分别与锁骨、上位7对肋软骨相连结,胸骨于人体的自然位置,近似额状位,稍斜向前下方,前面微凸,后面凹陷,从上向下依次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三部之间借软骨相互结合。

胸骨柄上缘有三个切迹,中间有一浅而宽的颈静脉切迹;两侧有向后上方的卵圆形关节面的锁切迹,与锁骨的胸骨端形成关节。胸骨柄和胸骨体的两侧缘共有7对肋切迹,分别与第1~第7对肋软骨相连。

3、肋骨(rib):是一种弧形小骨,一端连于躯干部脊椎骨的两侧,路体壁向展面弯曲,另一端呈游肉状态或连于胸部中央的胸骨上,鱼类的肋骨,市端与脊椎骨相连,股端游离而在高等的脊椎动物中,肋骨的腹端和胸骨相连,共同构成胸席。

人体肋骨12对,左右对称,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仅第1-7肋借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第8-12肋称为假肋,其中第8-10肋借肋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又称浮肋。


扩展资料:

躯干骨的作用

1、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扰”和损伤。例如颅骨保护着大脑组织,脊柱和肋骨保护着心脏、肺,骨盆骨骼保护着膀胱、子宫等。没有骨骼的保护,外来的冲击、打击很容易使内脏器官受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躯干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骨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