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打开万历皇帝的陵墓,看到摆放的尸骨,揭开隐藏300年的秘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盗墓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帝王陵自然成了其重要下手目标。,我国历代帝王陵,除了找不到的元朝皇帝陵,尚算完好的武则天乾陵、明十三陵外,皇帝的陵墓基本上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明代十三陵是位于北京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的埋葬处。这十三座陵寝构均依山为陵,规模宏大、气势磅薄。明亡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些陵墓一直保存完好。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郭沫若、吴晗等几位文化界人士联合签名上书挖掘明代皇帝皇陵的考古计划,并得到了批准。

起初,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由于调查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才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万历皇帝的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48年的时间里,有28年时间是隐居深宫,从不上朝,一切政令的下发执行都是通过司礼监与内阁沟通。

1956年5月,定陵的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次年的5月,考古队终于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打开金刚墙后,地宫大门完全暴露在考古队面前。一位考古人员后来回忆道“地宫里面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

万历的陵墓地宫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中殿摆放着一张用石头雕刻而成的座椅,座椅上雕有龙纹图案。座椅的前面放置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提到的万年灯,不过,不知何时早已熄灭。

在一番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打开棺材以后,只见它凸凹不平,上面盖着一层金被,金被也部分糟朽腐烂了。考古人员开始对棺椁内的文物进行逐层清理,一直清理到第11层,才找到了万历皇帝的尸骸。

万历帝朱翊钧的尸骨被放置在一条锦被上,其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腐烂,仅剩骨架。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则放在头的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其腹部,手中还拿着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通过骨骼测量得知,头顶至左脚长1.64米,他的两脚长短不一,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而《明神宗实录》记载了万历皇帝的一道诏谕:“朕自夏至秋,感受湿热熏蒸,致令 *** 及足生有湿毒,坐亦不能坐,又兼流痰下注,足心作痛,且不时眩晕,步履甚艰。”据明代笔记小说《万历野获编》所载,万历皇帝曾做到被老虎咬到脚。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也侧面证明了他患有足疾。

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国本之争只是一方面,身患足疾,行动不便也占很大的原因。想象一下,皇帝一瘸一拐地走上金銮殿,这是多没面子的事情。但是明朝的大臣也挺闹腾的,万历不上朝被指责是沉迷酒色,实在是天大的冤枉。这个秘密是发掘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不但解决了困扰世人300多年的疑惑,也洗刷了万历皇帝的冤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