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善的生平

如题所述

王家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营口起义的国民党中央军将领。在戎马倥偬的一生中,王家善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样:“我不懂政治,只凭一股热情,不能不走到歧路上去。” 王家善,字积之,黑龙江省巴彦县康庄乡旭东村人。其家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开荒占草户,占有300多垧山荒地。起初,搭个板房开荒种地,人称“大板房”,后来成了屯名。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王家善出生在这个村庄。这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在县城读完初高两等学堂后,1918年(民国七年),也就是16岁时,考入省城齐齐哈尔第一中学。后来全靠他做官的叔父培养,才成长起来。
王家善的叔父王纯嘏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法学院毕业。回国后,在营口东三省盐运署稽安局当巡视员,承担了王家善以后的教育。他先送王家善去日本铁道学院学习,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31年9·18”事变时,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集会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东北。为此,王家善等留学生被中国驻日使馆撵回国内。 王家善的同学张文铸在齐齐哈尔来信,叫他去齐齐哈尔。张文铸是王家善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现任齐齐哈尔警备司令部司令,投降了日寇,请王家善去当参谋长。王家善就这样离开了革命队伍,开始步入歧途。王家善来到齐齐哈尔以后,方知他的同学张文铸当了汉奸。为此,他又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陆军大学。1935年,王家善在日本陆大毕业前夕,利用回国休假之机,经中国驻日使馆大使许世英介绍,取道南京,求见国防部次长熊斌,要求毕业后,留在国统区。熊斌对他说:
“东北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王先生应回东北,搞地下抗日组织,准备将来配合反攻。”并吸收他为国民党员,授予陆军中校军衔。 王家善在日本陆大毕业后,回到东北敌占区。在伪军中,曾任第3军管区教导队后补生连长、奉天陆军训练学校上校教官、军政部(治安部)参谋司军事课长(晋升少将)、陆军士官学校教授部长等职。在此期间,王家善在同仁和学生中,组织有“留日同学会”和“北辰同学会”。伪军校共有7届毕业生,故按“北斗七星”的说法而得名,共发展200多人。后来,两个组织“合二而一”,秘密成立一个“真勇社”,宗旨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组织抗日统一战线,复兴祖国。他们要掌握武装力量的目的是准备对日作战时,起内因作用。王家善就利用这个地下组织,聚在身边一大批爱国青年军人,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后来,鬼子有些察觉,便免去了王家善的正式带兵职务,使真勇社被迫停止活动。王家善很有民族气节,从不对日本人谄媚逢迎。他与一般的伪职人员不同,头脑比较清醒,很有民族意识,不是一个饱食终日、利欲熏心的伪官;而是一个有进取心、希望有所作为的正派军人。过了一段时间,风波平息,王家善出任新京军校教授部长,真勇社又恢复活动。
1942年,王家善被调到驻佳木斯的第7军管区,任少将参谋长。此地位于东北边疆,与苏联伯力地区接壤,也是鬼子与苏联交战的前哨阵地,可谓边防要塞。“8.15”光复前夕,王家善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召集真勇社人员开会,研究等待苏联出兵时的配合行动。军区参谋刘启民利用到各地去视察的机会,部署行动计划。在第2独立炮兵营,刘启民告诉副官李殿儒,以后要听王家善指挥。李殿儒是王家善的女婿,很可靠。他接到指示后,立即把炮兵组织起来,枪毙了鬼子指挥官,并派人去迎接苏联红军。不料,苏联红军进驻佳木斯后,把他们关进了集中营,管制起来了。限于正统观念的束缚,王家善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想着国民党与中央军,所以,他避开苏军,叫韦启新到长春去找国民党联系。国民党国防部委任王家善为东北先遣军中将总司令,占领佳木斯。可是,共产党接收了佳木斯,见他这个总司令当不成了,便借苏军带他去江里洗澡的机会,在韦启新的帮助下,乘小船逃离了佳木斯。至此,王家善结束了伪军14年的历史,但是,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他又投向另一个旋涡。 王家善逃离佳木斯后,隐居长春。不久,他带领韦启新去北平,找到了杜聿明。杜聿明是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派他到东北保安司令部当高级参谋,后任保安第4纵队司令。这是一支由伪满军警、地方武装和少数土匪组织起来的杂牌军,成份很复杂,不属于国民党的正规军。李殿儒感到此乃并非重用,便提醒岳父说:
“要小心点,国民党在利用你,别叫他们送终。”
王家善心里有数,不以为然地说:“国民党不是给了我一个整编师嘛,今后怎样,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1946年10月9日,王家善奉命率领保安第4纵队(代号独立9师)开赴岫岩、凤城、庄河、海城地区驻防,划归新6军管辖,由前进指挥所司令许颖领导。王家善是中将,许颖是少将;中将反被少将摆弄,使王家善的心情大为不快,产生了不满情绪。其部下也觉察到了这一点,甚为不平。其实,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也真歧视他们,认为他们是“杂牌军”、“地方部队”,早晚得被吃掉。 1947年6月初,东北民主联军把新6军打出了安东地区,营口成了孤立据点,杜聿明便把王家善部调去营口驻守。实际则是叫他们来当替死鬼。王家善心里明白,所以,加强了防守,使东北民主联军四攻未克。杜聿明觉得王家善还有利用的价值,便将其部队改编为58师,列入正规军序列。同时,任命王家善营口防守司令兼营口市长。可是,他们的待遇与嫡系截然不同,有天壤之别。嫡系都是美式装备,而他们使用的都是日本鬼子扔下的旧武器,明显不一样。后来,民主联军加强了攻势,使他们伤亡很大。战后,王家善去阵地视察时,看见许多血肉模糊的士兵尸体,不禁感慨万千。回来躺在床上,自言自语地说:
“中国人打中国人,伤亡又这么大,为啥呀?这不是互相残杀吗!”
他很气愤,连早饭也没吃,产生了不愿意打内战的思想。王家善不同于一般的赳赳武夫,他的视野比较宽阔,国民党在东北的所作所为,无一不违背他的初衷。“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他很赞赏这句民谣,因为也道出了他的心声。他的部队拉起来后,受了很多气——补充他们的好武器,都被52军留下了,换给他们的都是一些修理好的破烂武器,使他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随着形势的变化,王家善的思想斗争很激烈。过去他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没成想今天的国民党竟然腐败到了这种不可救药的地步。他想:
“我如果这样混下去,必将和国民党同归于尽。”
在三岔路口上,王家善主动向他的学生王明仁(东北行辕驻营口情报处参谋)找几本共产党的书籍阅读。其中有毛主席写的《论持久战》、《目前形势和任务》和《论联合政府》,使他的思想初步开窍,改变了对共产党的不正确看法,产生了弃暗投明的想法。
1948年春节之前,解放战争进入紧要关头,形势对国民党反动派越来越不利。王家善想:“国民党肯定不行了,剩下几个孤立据点,营口是最小的一个,当然要先被吃掉,不能等到山穷水尽,丢人现眼,要找一条出路。”
此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石砥,从哈尔滨给王家善捎来一封信,动员他起义。石砥,原名石玉林,是王家善在巴彦游击队时的战友,此信使王家善和东北民主联军取得了联系。
起义也并非容易的事情,既不能向官兵宣布,但是,又不能不讲,这就得讲究时机和方式方法。王家善想:“预计东北丢掉之前,局势一定非常紧张,只有借助外面压力才能起义,时机一定要把握准。”
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开始以后,王家善有机会就同师部参谋、各团团长以及其他军官讨论战争问题,有意识地谈论胜败原因。国民党的军队,缘何屡屡败退?共产党的军队,缘何节节胜利?
在讨论中,使军官们知道了共产党领兵打仗,是为穷人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人民都拥护;国民党则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统治人民,人民都反队。
所以,注定要失败。王家善说:“光复后,我也想祖国富强,才投靠了国民党。不料,国民党却是一团漆黑,祸国殃民,真是误入歧途啊!”都谁能跟着走呢?1团长戴逢源是他的老朋友,如果有情况,他可以作为基本团,就是那两个团不动,也能拉到解放区去。3团伪军校的学生多,对他很信任。认为他资历深,有政治头脑,跟他走不会错。王家善想:“人心叵测,一旦漏底,可就砸锅了。”
所以,他力争时间,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这天,王家善叫副官赵玉珊准备点好吃喝,通知各团团长、副官处长田贡吾和参谋长梁启章到他的办公室来。大家来了以后,王家善说:“今天我过生日,为此宴请大家,共同欢乐一场!”
在欢快的酒宴中,王家善似醉非醉地讲:“咱们是另找个地方,还是跟国民党干到底,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些军官都猜透了王师长的意图,异口同声地说:“师座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
此后,王家善心里有了底,知道另辟蹊径没有问题了。
1948年春节以后,东北民主联军要攻打营口。坐镇营口的52军前进指挥所司令郑明新,妄图挽救其失败的命运,下令凿开封冻的辽河,切断58师的退路,迫使其背水一战。王家善心里明白,此乃是叫他们送死;这可也是天赐良机,会使战士产生逆反心里,想法死里逃生,有利于起义。
于是,王家善派人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军区联系,提出起义的打算。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大意是:
起义人员既往不咎;不改编,不拆散;私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家属按东北民主联军家属待遇。
此条件于2月25日下午3时,在连以上干部会议上公布以后,大家都很高兴,认为合情合理。这些军官都是伪军校的老同学,具有爱国思想,就是对共产党不了解,抱有正统观念。所以,光复后,投靠了国民党,方知走错了路。
2月25日下午,王家善以计行事,叫副官赵玉珊接通前进指挥所的电话。在电话里,王家善对郑明新说:
“共军要攻打营口,咱们得开个城防会议,研究一下对策。”
郑明新说:“好哇,那就到我这来开吧!”
王家善说:“开会的人不少,得吃饭,你还得破费,还是到我这来吧!”
郑明新不知其中有诈,便顺口就答应了。王家善高兴地撂下电话,立即叫赵玉珊下通知,一个也不要漏下。然后,又叫梁启章找孙宇辉去电业局,命令他们到1团阵地前沿,架设一道电网。其实,这是一个迷混魂阵,以表他守城的“决心”。
当天下午2时,宪兵队、水上警察局武警、团管区和市政府卫队、公安局武警、纺织厂警、盐警等8个武装团体的头目,共36人,陆续来到了58师会议室。其中,宪兵队实力最强,有120多人,全都使用德国造的20响大肚匣子。那些战斗力都很差,不堪一击。会议开始时,郑明新首先讲话,讲的是守城问题;接着王家善讲了布防情况,言称城防工事“固若金汤”,大家要齐心协力,加强防守,虚表一下决心。副官赵玉珊按约定的时间,进来报告:“东北行辕参谋董彦平来电话,请王师长去接。”
王家善故意说:“让梁处长去接吧!”
赵副官说:“董参谋请王师长亲自去接。”
王家善就这样离开了会场,迈出了起义的第一步。
王家善离开会场后,副官韩光率警卫连冲进会场,将与会的官员缴械,押进司令部地下指挥所,迈出了起义的第二步。
晚7时,58师司令部大楼上发出3颗照明弹,宣部正式起义。赵玉珊调来汽车,王家善和夫人赵芷馨坐在中间,周围站着警卫战士,按约定地点,来到辽大公路西侧村庄的红灯处,即东北民主联军辽南军区联络站。军区司令员吴瑞林把王家善夫妇接到大石桥百寨子。翌日中午,58师全部撤出营口,集结在百寨子待命。同时,东北民主联军打进营口,消灭守敌。至此,营口起义胜利成功,58师弃暗投明,走上革命之路。王家善说:
“过去我对蒋介石曾抱有幻想,后来看到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已日暮穷途,不能再替他卖命,必须为全师官兵选择一条光明之路,所以,我才率师起义。”
王家善率师起义后,编入第4野战军,曾参加云南剿匪和抗美援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保卫世界和平立下不朽的功勋。朝鲜停战后,王家善曾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热河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55年转业到地方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家善曾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月23日王家善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