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 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作文妈妈

如题所述

写作思路:首先写妈妈的外貌轮廓,然后通动作描写来凸显妈妈为人热情的性格,其次写妈妈的缺点唠叨,最后表达对妈妈的喜爱。

范文如下:

我的妈妈,中等个,圆脸,长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爱穿一件黑色的裙子。在我的眼里,妈妈是世界上最最漂亮的人,因为我爱我的妈妈。

妈妈对我非常关心。有一次,我还在学校上课,天突然暗了下来,一会儿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看着那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心里十分慌张,这可怎么去妈妈班上找妈妈呢?“叮零零”放学了,望着外面的大雨,心中很焦急,急得都快哭出来了。

我只好在学校避一避雨,等雨不下了,我再走。过了一会儿,老天爷好像累了,要休息片刻,我马上背起书包,走出校门。刚到校门,就听见有人叫我:“佳佳,佳佳。”我扭头一看,哦,原来是妈妈班上的一位阿姨,阿姨推着车,跑近我让我坐上车。

她告诉我:“是你妈妈让我来接你的,她急的都快晕倒了,她一会儿给你班主任打电话,没人接,一会儿她又要去学校接你,那些服务员拦着你妈妈怕她再晕倒,没让她来。”听到这里,我感动极了:妈妈对我太好了!心里默默地做下决定,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孝敬妈妈。

到了妈妈班上,阿姨走了,我独自上楼找妈妈,妈妈看见我,紧紧的抱住我,问寒问暖。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母爱是最伟大的,我爱我的妈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9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从中看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并且能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有一个唠叨妈妈。平时我吃饭剩了一点,妈妈就要唠叨几句,让我不要浪费食物,还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冷天穿衣服时她又要唠叨,要我穿厚点,别冻着;看电视时,妈妈说:“坐远点儿,别把眼睛弄近视了,到时候戴上眼镜该不好了,声音别调太大,耳朵震聋了那就听不见啦。”

看书里,妈妈也要唠叨,看书要认真、要坐正,把书里的好词、好句、好段都记下来,背下来。写作业时更是唠叨个没完,要把字写工整,身体坐直,左手按住作业本,不要写着玩着.....真讨厌,唠叨个没完没了,有时我顶撞她几句,有时就当耳边风。

好朋友笑笑喊我出去玩,我正要开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出门时注意安全,看好车。”我点了点头,连忙跑出去,和她一起玩石头。在我们俩搬石头时,有个石头太重了,她的手一滑,石头砸住了我的手,顿时起了个黑乎乎的包,说:“你赶紧回家让你妈妈用创可贴包着吧。”我忍着痛说:“不了,就这一点小伤没事。”我坚持着玩。

范围

动作描写的范围很广。诸如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生产劳动时的动作,文娱体育中的动作,军事活动时的动作,无所不可。但是,无论描写何种动作,其目的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服务。因此,动作描写切忌漫不经心,信手拈来,为描写而描写。要力求避免东鳞西爪,杂乱无章,动作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还要防止动作相仿,陈词滥腔,表现不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动作描写,还常常善于选择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在浓淡相宜的背景上描摹独具一格的人物动作,以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把人物的动作置于尖锐的冲突、斗争的漩涡之中来进行刻划,则往往更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17


没有

没有





哈哈
第3个回答  2020-05-21
我有一个耐心的妈妈,尽管他多严厉,都是为我好。
第4个回答  2020-06-06
我有一个唠叩的妈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