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是谁?

如题所述

在我看来是秦始皇。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天下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原名嬴政,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他所做的功绩可能是历代皇帝都比不上的。秦始皇统一了七国,结束了战国的混乱局面,开创了封建时代,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还统一了文字,全国统一实行隶书,还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筑灵渠,沟通水系。是秦始皇让中国开始步入正轨,有了发展的机会。虽然秦始皇也有过错,他焚书坑儒,但这是为了统一思想,为了让国家安定下来。修筑长城,虽然死了很多人,但这是为了抵御匈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幸福的生活。在我看来,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正是因为有了秦始皇的出现,人民才有了修生养息的机会,虽然有繁重的奴役,但这总比战争要好吧,我觉得古时候的战争死的人会更多。秦始皇雄才大略,所以他才可以一统天下,虽然统一天下是他对权利的渴望,但是,统一天下确实加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先河,集全中国之力去发展一国,必定繁荣昌盛。关于秦始皇的故事有很多,他想长生,所以派人去各地寻找长生药,去寻找仙人的踪迹,所以也产生了很多神话故事。

在我眼里,最伟大的皇帝就是秦始皇,始终不会改变,我佩服他的统一天下的气场,佩服他的眼光,佩服他的谋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9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过不知道多少个皇帝,其中有千古明君,也有昏庸无道、横征暴敛的昏君。比如被所有人尊敬的三皇五帝,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与爱戴。也有像夏杰这样的残暴无比,昏庸无道被人们一骂千年。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非常伟大的皇帝,也许每个人的人选是不一样的,我心中的最伟大的皇帝就是秦始皇了,可能很多人不赞成我的观点,因为在很多书上秦始皇是一个杀人不眨眼,对百姓也是血腥暴力的,但是我却觉得这不是一个真实的他,很多人对他都有误解,俗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刘邦登位以后肯定把自己写成一个明君,而嬴政是一个暴君,他是替天行道的。我就来简单说一下我为什么会觉得秦始皇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民族要是想一代代的传下去,那么它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文字,因为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才能够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后人观看。那些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很多都是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除了留下一些残败的建筑是不会留下其他任何东西的,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就没法记录关于自己民族的事情,也没办法让人了解他们的文化与习俗。在秦国统一六国以前各个国家的文字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不同国家的人是很难用书信交流的,因为他们的字不一样,何况那时候识字的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也统一了文字,这一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全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而这一奇迹的建造者正是秦始皇。他建造的这座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建筑,也正是因为长城的存在,我们自从秦朝以后那些少数民族就不能从有长城的地方侵犯了,因为长城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一样守护着华夏大帝。

第2个回答  2017-10-09

几千年最特殊的最突破世俗皇帝,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朋帝武则天,在几千年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即使在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但是女性的地方还是很低,还是男人的附属品,所以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帝,是一件多么开天辟地的事情。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有着不凡的一生,两次入宫,可以说嫁给了两任皇帝,12岁父亲去世,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召武则天入宫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其他嫔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宫是工于心计的地方,她花了不少心思与其他嫔妃斗。最终才当上皇后。

武则天67岁继位终年82岁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死后,她把儿子弄下台,自己当皇帝,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和科举考试还有武举,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可以成为英雄,而且在哪个特殊的年代,武则天成为千古唯一的女皇帝,所以很了不起,在政绩上也不错,所以我觉得她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

第3个回答  2017-10-12

他使一个国家有了傲视群雄的气度,他使一个民族有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辉煌的经济文化成就,他令世界各国纷纷前来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可谓万国来朝,德化远播。他铸造的强盛国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使一个民族赢得了外族空前绝后的尊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武全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生于贵族世家,18岁随父举兵反隋,统领三军,为唐王朝统一全国立下了头号战功。随后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称太宗。北方草原民族突厥首领一直窥视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未稳之时,亲率二十万铁骑威逼长安,兵临城下,唐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性强悍善于用兵的李世民处乱不惊,亲率大军击退强敌。随后李世民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做出了倾其府库向强大的突厥媾和以换取国家生养发展时间的艰难抉择,从而使国家民族避免了覆亡灭族的危险。胸怀大志、性格坚韧的唐太宗决心尽快带领军臣民众振兴大唐,消灭称雄北方多年的突厥,实现国家一统,重振大汉雄风。在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李世民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他一方面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另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唐军的战斗力,打造出了一支能够与突厥铁骑争锋的骑兵。唐朝对荒漠枭雄的反击战终于打响,按照李世民的精心计划,一支具有超强作战能力的精锐骑兵千里迂回到突厥大军背后发起突袭。饱含报国热情的大唐将士同仇敌忾,大获全胜。唐太宗以超凡勇气和军事才能,统帅唐军一举击退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战争过后,太宗为了让国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设的轨道,竭力摒弃仇恨,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大胆地将处于灾荒中的数十万游牧民族部众迁徙到内地,将良田划给他们耕种,让游牧民族绝处逢生。这次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拯救了草原百姓,他们深为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的博大胸怀所感染,几百年间兵戈相见积淀下来的矛盾得到化解,各族儿女在大唐广阔疆域内和睦相处,共建东方强国,进一步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第4个回答  2017-10-12

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第四个皇帝,在位23年.汉文帝为人节俭敦朴,严于律己,私用物品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筑一座露台,算了一下需花费黄金100斤,相当于中等人家l0户的家产,就作罢了。他反对厚葬,其墓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银等贵重金属。他还主张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宫女遣送回家,让她们改嫁。

  汉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甚至12年免收全国田赋。他还亲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政权,对外妥善处理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在实行和亲政策的同时,加强了边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汉境,汉文帝均及时派兵还击击退强敌。汉文帝废除严邢苛法,带头执行法制判决,并且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人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使汉朝从国家初定逐步走向繁荣昌盛,为后来汉武帝的横扫四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汉朝的第四个皇帝,高祖刘邦第三子,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是为文帝,在位23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