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

如题所述

从不吝啬赞美,很用心的教学,幽默风趣,也得到大家一直认可,并且都学得好。我很庆幸高中三年遇到的都是认真负责的老师,他们让我懂得了“为什么学习”,不然,我可能也就和一些其他同学一样,早早的都找工作,结婚生子了,和父辈一样,永远困在小县城。在老师身上,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是真心希望你能够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高三的时候,老师陪伴我们一起奋斗,每天早上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那个时候,老师们一下课就跑到教室门口等着我们去找他答疑,生怕我们有什么问题拖延太久一直不会,虽然那个时候我们学生也很讨厌她们每节课就来查班站在窗边门前很猥琐的监督我们,但现在想想也是一种幸福,也是师生间的一种情谊。


可以说在高三最难熬的那段日子里,是老师们不辞辛苦的陪伴我们鼓励我们,每次考完试都想尽办法让我们调整心态考好的人继续加油,考差的人不要灰心。师生情还体现在一有空就找几个人谈谈心,害怕他们高三太过压抑,尽心尽力开导我们。记得有一次晚上十点半下晚自习我走得比较晚,那时候班主任还在讲台上坐着,胳膊立在桌子上双手支着头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一刻我心里微微颤了一下。

大概他心里压力也是很大的吧,这大概是老师对我们学生的担忧之情。还记得有一次感冒,去办公室找老师,恰好老师也是感冒,老师二话不说把他的感冒药塞给我让我赶紧吃了病好了好好学习。还有那时候高三学习比较紧张,老师觉得我们时间珍贵,本该我们自己刷洗的垃圾桶超级大的那种垃圾桶都是老师拿着去冲洗,不让我们动手。不管什么情谊都是在最困顿最难忘的日子里才能看见,师生情应该也是如此吧,在我最压抑的高三,老师们的关心陪伴是我最难忘的师生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白驹过隙,初三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初三一年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

刚开学时,我们就要面对四门课小中考的重任。老师们每天都很累,我们却不理解老师,没有紧迫感,同学们不做作业的情况经常发生。直到最后,我们才体会到老师的苦心。

最后几周,老师们拼劲了全力。老师的脸色没有以前那么红润,出现了黑眼圈,嗓子也受不了,上课时说话沙哑,忍不住的咳嗽,却坚持用自己最好的状态给我们讲课。我们都把这些看在眼里,内心被老师感动,所以都认真按老师要求做事,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

最后的时间是那么累,那么难熬,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看课本想要吐的感觉。老师们却拖着疲倦的身体给我们上课,把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是老师支撑着我们咬着牙坚持下去,继续学习。

考试前一周课程安排得越来越紧了,一天就有三门小科,老师们都教着两个级部,课间来回在两个班之间穿梭,没有一分钟休息的时间。特别是生物老师,教着我们级部的三个班,那天上课,生物老师一直捂着肚子,脸色发白,像是忍着剧痛,却放心不下我们,一直在班里来回走动。原来她已有身孕,我们却不知道。老师虽没能陪我们走到最后一天,但我们知道,她已经尽力了。

最后三天,另外一个生物老师教着四个班,一天十二节课,从早到晚,他却没有一句怨言,每天都用笑容面对着我们。地理老师,是初二的班主任,却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我们身上,每个课间都往班里跑。历史老师,每年都带毕业班,每天都给我们出题、整理提纲到半夜,信念支撑着她坚持到了最后,可是她的身体已经病得很严重。

现在,我们已经考完了试,无论成绩如何,我们都不后悔,因为我们清楚,我们曾经为之努力过,拼过!老师,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第2个回答  2020-01-29
一、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二、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三、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座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四、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 “程门立雪” 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 小故事。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

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 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 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 40 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

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 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 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 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 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 为“龟山先生” 。

五、颜回攫食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

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第3个回答  2020-01-29
对于老师这个辛勤的园丁,每一朵花的感受恐怕都不同。如果说,开得好的花感受到的是春天般的温暖,歪七扭八的花迎面而来的大概就是冷冽的寒风。

对于同样一朵花,不同园丁的养法也有差异。有“一家花都要整整齐齐的”,也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

不过即便差异如此巨大,也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园丁”这种说法。不信你看看,下面哪些话你没听老师说过?

“整栋楼就你们班最吵。

你们真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暂代。

耽误大家一分钟。

等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

这是一道送分题。

A一看就是错的,B怎么可能是对的呢,D不符合题意,所以这道题选C。

全班一共60个人,你耽误一分钟,就是耽误大家60分钟。”

要说,学生对老师有多少吐槽和怨念,相应地,就会有多少感激和赞美。除去上文提到的“园丁”,仅是老师的尊称就数不胜数。

富含哲理的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孺子牛”,形象生动的有“春雨”、“人梯”、“春蚕”、“蜡烛”……

赞美老师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

比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下了《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桃李满天下”便出自于此。

还有很多诗句当时可能是形容别的事物,但是由于诗句描述的内容与老师的品性相似,后人便用它来赞美老师。

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有一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杜甫《春夜喜雨》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还有郑燮的《新竹》中: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这里的春蚕、蜡烛、春雨、旧竹都是对老师的美称。

而论起师生关系,古代的师生关系与现代的也不太一样。现代的师生关系相对平等、和谐,而在古代的师生关系中尊敬更浓。要说古代的师生关系,一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足以看出老师的地位尊崇。

古时候,学生对老师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毕竟那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老师身肩“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是他们通往学习之门的重要途径。

古往今来,关于老师和学生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每对师生的相处模式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师生,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孔子&颜回

颜回14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论语·雍也第六》中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意是称赞颜回有贤者的美德,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别人忧虑重重,颜回却自得其乐。

颜回对孔子也是推崇备至。《论语·子罕》中有一段话:“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大意是称赞老师的道法超然,越抬头看越是高深,越是钻研越是深奥。

花样夸赞老师,铁粉无疑了。

程颢、程颐&杨时

杨时为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杨时谦虚好学,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他投于著名学者程颢门下,专研理学。后来杨时学成归去,程颢曾经感叹说:“吾道南矣。”程颢相信杨时能将自己的学问带回南方,造福更多的有识之士。

杨时41岁时,对理学已有相当高的造诣,却仍旧不骄不躁、勤奋好学。程颢逝去后,他又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有一天,他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正巧碰到老先生闭目眼神,杨时和游酢便在门外等候。待老先生发觉,门外的雪已经一尺深了。
第4个回答  2020-01-29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有一次出于工作需要,单位组织了我们讲座团队到基层部门做培训讲座。
那是我刚工作不长时间,虽然对本次讲座做了认真的准备和备课,但是上场的时候仍然心里边有些紧张。我照本宣科,总算把这次讲座进行完了,心理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本次培训讲座结束回来的路上,我请教了同行的另一位年纪稍大的同事,对我的讲座表现提出几点建议?以使我在接下来的讲座培训中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
让我大打意外的是这位同志很负责任,他中肯地指出了我的一些毛病。我原以为他也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夸奖的话,说我讲到如何如何好。
他说我要控制好语速,别太快,讲话太快,有些字就吐字不清晰,有些句子别人听起来费劲。
他还说:你的讲座内容很好,另外别太紧张,要放松。
接下来的几天培训中,我有意识地按照这位老同志的建议纠正自己在讲座中存在的毛病,感觉效果好多了。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字之师,比如说韩愈对贾岛,一个敲字让苦吟诗人贾岛豁然开朗。我的这位老同事,对我的开导和建议,同样也让我在这次培训中豁然开朗,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让我感受到了老同志对年轻人的栽培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