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转公办,教师怎么办?

如题所述

综述:老师来自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转型后依然是公办教师,不用担心。

2021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就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部署,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人民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缺点:

“公参民”学校借助公办学校的名气、师资、教学资源来招生,每年都能收几百万元的学费,更有甚者,这些学费当中的一部分会成为一些县(市、区)政府的财政收入,而政府为了追求更多的收入,会大力支持这些公办学校和“公参民”学校。

长此下去,好学校更好,差学校更差,无法实现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参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5

民办学校转公办,教师不变。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培训和继续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在职人员职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与教育培训。

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监管机制,培育、规范非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培训服务质量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民间资金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一)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二)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大政府教育投入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完善民办教育相关政策和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民办教育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和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探索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制度、机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27
人才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首先,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运作效率,进而造成生产率大大下滑。其次,会出现连锁效应,对企业员工的士气造成不良影响,并造成企业人才资源成本损失。为防止人才流失,可采取以下3点措施。一是要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提升空间,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可获得更多的奖励,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地位,从而减少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二是完善公司休假制度。通过轮休、累计休假等方式满足职工休假需求,在项目工期紧等特殊情况下,应给予未休假职工适当的经济补贴。三是制订关怀行动计划,做到“一人一档案,一人一特色”,如探望员工家里生病老人,为外地员工父母或妻子过生日、增加亲子项目活动,重新走进员工,了解员工,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从而提升对员工的关怀度,增加员工归属感,提高企业忠诚度。想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一定要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管理人员不能只是站在管理层面,必须要深入员工基层中,将员工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岗位工作,并具备良好的企业归属感。员工发展步调必须与企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将企业发展目标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庭”,扎根于此、生长于此。
路桥施工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它的人力资源考核标准也必然与服务类企业有所不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路桥施工企业时至今日也未能建立起规范、量化的考评激励制度,在进行实际考评的过程中,考评制度的内容很难落到实处,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高质量的考核评价制度能够让员工产生一定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尽快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对现有的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进行调整,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做好定性定量评价,通过健全完善的制度保证评价考核有效性,并根据考核评价的结果对员工的岗位待遇等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要结合不同岗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建立不同的员工激励机制,不能以同一个模式对所有岗位进行管理,否则很难取得预计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5
教师当然可以留在学校里面继续工作了,有可能待遇不一样。要看你签的劳动合同它里面的条条款款,是否有这样的条款,有这样的条款就按这样的规矩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28
合格的民办教师可以实行合同制,继续在学校任教。如果他们想成为合格的教师,他们必须通过考试。不可能直接改为公立教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