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些重大事件是因为中华不振而引起的?

如题所述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掠夺中国珍宝无数。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军事外交大权皆为外国列强所掌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中国和汉族的古称,较多见的是分称“华”和“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打败九黎和炎帝,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融合了苗、黎、夷、蛮等许多氏族部落,与炎帝、夷族组成了联盟,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的夏族、商族、周族和其他部落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华夏族。华夏族何时形成,说者不一,从原始社会、商朝中期、西周中期、东周初期、春秋时期、直至战国中后期,前後相距达一、二千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相互兼并,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加强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密切联系。氐、羌、巴、蜀、滇、僰、濮、苗、越等族有的融合於华夏,有的在相互同化中逐步发展成为新的族体。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以华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朝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分,人口繁衍,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寓意颇深。追溯起来,它是公元300年前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因此,“中华”是一个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伟大实体,寓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美好心愿。 《辞海》:我国者时多就黄河流域建都,因称其曰中华。中者,言居四方之中;华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华美也。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来,中华逐渐成为我国的称号。 《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经过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