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林冲为什么要恩将仇报,火并王伦?

如题所述

在林冲的眼里,两人同是沦落,他自己虽然教头做不成了,但一身武艺,在绿林丛中还是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王伦一介书生,一旦落第,就半文不值,不死何用。好汉们在酒宴欢场演了一出火并的好戏,而好戏传递出来的却是人性的自私与残忍。王伦固然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穷酸落第而走上造反的路,本身已经注定是一个悲剧,不过水浒这个山头由他和杜迁、宋万创下,不干谁,也不犯谁。不容他人入伙,关起门来享山寨之福,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也无可厚非。因为除了官府,王伦的做法并不伤害别人。从交朋结友的道义讲,王伦欢纳别人入伙是人情,婉拒别人入伙是道理。如果王伦九泉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执意拒绝林冲入伙,正是他自己的书生犹豫,先拒后迎,埋下了引狼入室的隐患,导致了日后的杀身之祸。自从林冲遭遇草料场大火,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方式就发生截然变化,官府给予的不公平和迫害,终于使他领悟了一个道理:要生存靠暴力。朋友之义可以放在一边,一切都是便宜行事,诉诸武力解决。王伦对于当初走投无路的林冲,不论先前怎样刻薄过,拒绝过,都可以说是他的恩人。在后有追兵,前路茫茫的情形下,梁山之上小有规模的王伦收留了他,坐了第三把交椅,也算于林冲有恩了。按常理,林冲当怀有感恩之心才是。但事实相反,林冲对于王伦不但没有半点感恩,记住的只有索取“投名状”时受到的侮辱与辛酸。林冲武夫出身,王伦则本是读书之人,两人的出身背景不同,实质都“同是天涯沦落人”。林冲从京城尊贵显赫的教头沦落为绿林好汉,王伦从读书之人沦落为山寨群盗的头领。两人的人生道路本来南辕北辙,而最终在梁山聚义厅上聚首,背后都有一个辛酸难言的故事。如果没有同命相怜的感应,也应该有休戚与共的山寨情分才对。看林冲火并酒宴骂出来的话,两人一点儿情分都没有,林冲还专挑王伦的痛处骂:“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又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的恶言,也不是没有半分道理。王伦的确有其位,无其才,但问题是林冲的愤怒里透露出来的“阶级意识”。在林冲的眼里,两人同是沦落,他自己虽然教头做不成了,但一身武艺,在绿林丛中还是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王伦一介书生,一旦落第,就半文不值,不死何用。可是无论如何,王伦罪不至死。王伦虽然“穷儒”兼“落第”,但也不应该是曾受人恩的林冲所当讽刺挖苦的。当初胆小温厚的林冲,在几番强盗生涯的历练下,变成了胆大包天兼且刻薄寡恩的林冲。来源:凤凰资讯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