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生怎么提高成绩

如题所述

一、要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是孩子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只是外在的力量,只有孩子自己想学,对数学感兴趣,通过努力成绩才会有所提高。因此,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这个内在动力不断推动孩子的进步。我们班的平均成绩在整个年级是靠后的,用孩子的话来讲就是“学渣班”,通过三年级一学年的相处,我了解到孩子的这种心理是因为一二年级的成绩总是靠后形成的。长此以往,他们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成绩一直下滑。但这帮孩子并不情愿我们班永远是“学渣班”,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成为“学霸班”,考年级第一。抓住孩子们的心理,帮助他们确定学期目标。有了学习目标,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上来了,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课堂是关键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课前的教学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来说,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从教以来第二次接触四年级的教材,并且这是重新编排的新苏教版。为了能抓住各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易考点和易混点,我在各单元的教学前都会认真做两套单元试卷,并比较两套卷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这些重难点、易考点和易混点加入到教学中,并针对性的设计作业。



三、课后辅导是重中之重

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订正,每天的作业尽量当天改完,查漏补缺。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巨大的事情,班上的孩子基础不一样,层次参差不齐,有的问题需要集体辅导,有的问题则只需要个别辅导。对于孩子出错率高的习题要做好详细记录,为期末复习提供复习资源。

课后辅导只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我在班上训练“小老师”,采用“兵教兵”的模式,让“小老师”帮助我进行个别辅导。例如:四年级上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个别孩子总是不能正确确定商的位置,本来应该商在十位上,却商在百位上,针对这个问题,“小老师”就可以自己出题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孩子,有时孩子之间的辅导比老师去辅导的效果还要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9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学科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年级危机/特点

1、 小学3、4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要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帮助,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2、 小学四年级是打基础的学习阶段。这些孩子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基础打不牢,会直接影响孩子考点难点提升的效果,避免在重要知识点学习的时候产生漏洞,所以打基础非常关键,直接回影响到孩子的整个阶段的学习成绩,应该着手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所以在各个层面上需要全面的讲解,这样才能把基础打扎实。

4--5年级:4年级决定小孩子的一生,是培养习惯第二阶段(千万不能错过)

学科:数学开始接触三解形(对图形识别能力思维转换,对右脑的图形识别能力往往不能跟上) 应用题理解能力要加强,开始有方程。语文:阅读、短文字数增加到300字,英语开始接触时态。

性格: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开始不听话。青春期的萌发。

四年级孩子处在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品德发展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就是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孩子各种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因此,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一般来说,四年级孩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

阅读的技巧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数学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一些基本的社会和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

年级方法/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查字典。并开始写成长日记培养自己的自查自省能力。

学习成绩

1、四年级,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开始担心自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不佳,考试分数往往决定其自我评价水平,愿意听表扬,要求教师采取公平态度。如果教师批评不当,会产生抵触情绪。

2、学习成绩开始出现分化,分化的原因:孩子个性更为独立,自身心理有了变化;学习内容更复杂,动脑筋的内容多了,直观简单的少了;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

3、针对中年级的孩子,我们家长还应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这对他们将来的个体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好处。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情绪上的不安和波动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四年级学科分析

语文

学科知识点:古诗的理解 课文中心思想 句式 阅读 作文 词的感情色彩 作文

古诗的理解:作者,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句式: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

词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 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30
1、为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这就要求家长要少看电视、少打牌、少应酬;
2、为孩子营造文化的气氛。家长也要多读书、多看报、多讨论读书心得;
3、孩子探索问题时要支持,欣赏孩子提出观点的独到之处;
4、帮助孩子到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协助孩子在进行某些探索性试验时提供材料和安全监护等。
第3个回答  2020-12-14
先从基础开始改变,多背书,联系生活实际,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第4个回答  2021-06-24
重在学习 ,引导 ,让孩子快乐的学 , 才会学进去 。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结果可给他什么好处。开不开心 ,加 “引导”
有的因为:环境 父母 同学 老师 玩伴 都有 。 找自身出问题解决就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