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竞争格局怎么样?

如题所述

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其中纯电动车占据主导地位。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一步滑坡,倒逼技术升级,有利于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过去完全由政策驱动的电动汽车行业将逐步回归市场。

1、发展背景

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重塑、重构、重建,产生新兴的价值增长点;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辆;智能电动汽车打造移动出行的“第三空间”,改变人们出行体验;新能源汽车发展卓有成效,进步深化 “纯电驱动”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2、发展现状

传统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动出行空间转变,发展智能电动汽车已成行业共识;在企业与产品层面,传统车企在积极推动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企业层面:传统主机厂顺应”新四化”趋势,积极向移动出行服务;企业层面:汽车产业面临结构化调整,跨国车企谋求转型升级;企业层面:智能电动汽车玩家众多,中国市场涌现新一轮的造车运动。

产品层面: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进入起步期,初现星星之火

产品层面:本土化产业链趋于完善,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迎来发展机遇期

产品层面: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蓬勃生长,正式进入扩张期

产品层面: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表现呈两极化发展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催生了新兴的商业模式

中国市场智能电动汽车的入局者众多,四家车企稳居核心地带

3、发展趋势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将重构传统汽车产业生态格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将促进多重场景融合,升级无感化智慧生活;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将推动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7

我国两轮电动车的发展历经了发展初期一快速发展期一发展瓶颈期三个阶段,而目前进入了发展变革期。在2019年新国标落地前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整体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2014年行业产销量首次出现了下降,随后连续两年持续减少,2018年出现小幅回暖。

2019年之后,新国标落地、新冠疫情催化、消费升级将带来行业的新一轮发展,行业发展进入变革期,催化了行业内部的替代需求,初步统计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为1046亿元,增速达22.9%,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行业发展进入变革期

我国两轮电动车的发展历经了发展初期一快速发展期一发展瓶颈期三个阶段,而目前进入了发展变革期。21世纪初,各地“禁摩令”陆续落地,摩托车市场菱缩,电动两轮车产业开始兴起。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随后快速发展,在2010年成为我国国内市场容量最大的交通工具。

2014年行业发展进入瓶颈阶段,我国两轮电动车产销量首次出现下滑。2019年之后,新国标落地、新冠疫情催化、消费升级将带来行业的新一轮发展,行业发展进入变革期,行业发展趋于推动产品高端化和智能化。

新国标落地带动行业新发展

2019年4月15日,新国标正式落地。新国标严格界定了不同类型两轮电动车的类别,为实现对两轮电动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迈出了第一步。新国标通过限定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最大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kg等一系列指标,大于55kg和电机功率大于4千瓦的电动车统一按照电动摩托车管理,对电动摩托车生产资质的硬性要求将加速行业内众多无资质小企业的清出。

另外,对于已经销售的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摩托车和两轮电动自行车,目前在大部分城市提供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可以使用临时牌照,但到期后牌照无法续用。

在2019年新国标落地前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整体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2014年行业产销量首次出现了下降,随后连续两年持续减少,2018年出现小幅回暖,产量为3278万辆,销量为3089万辆。2019年年中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在给行业带来变革的同时,激发了两轮电动车的替代需求,2019年两轮电动车产销量持续回暖,并于2020年真正意义上大幅增长,产量达到5100万辆,销量达4760万辆,均突破了历史最高值。

从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市场规模来看,同样,在新国标落地以后,行业整体迎来了从瓶颈期的突破,2019年和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851亿元和1046亿元,增速达19.9%和22.9%,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预计未来随着大部分城市的过渡期的来临,将进一步催化不符合新国标的两轮电动车的替代,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发展。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2个回答  2021-12-15
格局还是特别大的,在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非常喜欢电动车,因为特别的环保不会有很大噪音,可以保护一个人的健康。
第3个回答  2021-12-15
中国电动车竞争格局是比较大的,现在中国电动车也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特别有优势。
第4个回答  2021-12-15
格局很大,这些人都在共同进步双方你争我抢,都想让电动车发展的更好,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