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中的四体二用各是什么请解释一下试题并每种造字方式及五个例子解释?

如题所述

“六书”中的四体二用,是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四体”即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二用”则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法。

1、象形。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作为一种造字方法,就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

2、指事。许慎解释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作为一种造字方法,是在形声字上加一个符号,来指明这个字的意义。例如:“刃”字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表示刀刃就在此处,“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3、会意。许慎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用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休”字,人在树(木)旁休息,“信”字,人说的话(言)讲诚信,“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解”字,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鸣”字,指鸟叫声,用“口”和“鸟”组合而成。

4、形声。许慎解释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相同或者相近,,江、河、湖、泊等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5、转注。许慎解释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属于“用字法”,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例如“考”和“老”同属老部,可以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又如至、到、臻三个字,都是可以互释的。

6、假借。许慎解释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就是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但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如“蚤”借来代替“早”,“北”借来代替“背”,“求”借来代替“裘”等等。

六书的四体二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