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关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传统运动?跪求大家的帮助,要交学校的。一定要多哦~

求求大家了 学校要求做的 老师还要求做成小报 给点材料 马上开学了

竹马 骑竹马
所属民族: 土家族 苗族
所属地区: 湖北 湖南 贵州 重庆
比赛时,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前进或后退。比赛主要有竞速和对抗。骑在竹马上,各自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攻防技巧,将对方撞倒下地或打下高脚马,自己仍骑在竹马上为胜利。
高脚马的比赛,除了竞速和对抗外,还可以进行越野、障碍和竞艺比赛。越野赛跑,就是在郊外赛跑,需要跨过溪沟、通过泽沼或稻田、走过沙滩、穿过小林等。有上坡,也有下坡。障碍赛跑,就是在竞速的途中设几个障碍的跑。竞艺,就是骑大竹马上,在规定的场地上,在不下马的条件下比谁骑的姿势多、姿势优美、难度大等。

毽 球
其他名称: 手毽
所属民族: 侗族 水族 满族 苗族
所属地区: 上海 东北 北京 山东 山西
毽球运动是手毽演变而来,手毽是由播种水稻时,扔接稻秧动作产生的体育运动,是一种隔网竞赛的体育项目。参赛队由6人组成,其中队长1人(左臂佩带明显标志)。比赛时,双方各派三名选手出场。其技法以踢、触为主,有头球、脚踏球、倒勾、凌空扫射等动作。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触球。毽球打法类似于藤球、排球。

抢花炮
所属民族: 仫佬族 侗族 壮族
所属地区: 广西 湖南 贵州
比赛开始时,将红炮圈放在装满火药的铁炮的炮筒口上。点响铁炮后,当红炮圈冲上天空下落时,抢花炮者蜂拥而上抢夺红炮圈。抢到红炮圈后,在队友的掩护下,冲破对方的抢夺和阻挡,奔向对方的炮台,将花炮投入花篮中,即得分。得分多的一方为胜方。运动员可用抢、挤、钻、护、传、拦等技法,和橄榄球的动作相似,所以被称为中国式橄榄球或东方橄榄球。

射 弩
所属民族: 僳僳族 彝族 怒族 瑶族 苗族
所属地区: 云南 广西 海南 湖南 贵州
弩为狩猎、防身工具,亦可作装束。它由弩弓、弩身、弩弦组成。射时,横持弩,置箭于弩槽内,将弩弦拉入镶口,扣动板机,箭即飞出。和射箭一样,以计算射中靶标成绩分胜负。

押 加
其他名称: 双人拔河 大象拔河
所属民族: 藏族
所属地区: 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
在一块宽阔的平地上,划两道平行线作为河界,两名运动员将一条长约10多米的带子两头打结,从各自裆间穿过,经过腹部套在脖子上,背对背站在河界两边。裁判员一声令下,两人即模仿大象姿势,两手与脚尖着地,以脚、腿、腰、肩、颈力拖动带子竭力向前爬。把系在带子中间的红布标志拉过自己的河界者为胜。 蒙古式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蒙古草原上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体现蒙古族人民刚烈性格、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等优秀品质的较为典型的代表性体育项目。为了把这个民族传统项目推向全国,有关部门对竞赛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实验,现在已正式确定了蒙古式摔跤的比赛规则,并先后在呼和浩特等地举办过5次全国蒙古式摔跤邀请赛。1990年在呼和浩特举行了首届国际大型“那达幕”大会,使蒙古式摔跤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被世界所关注。
绕山林活动是白族民间大型的体育活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据杨琼《滇中琐记》中的记载:“清代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年春季下浣,男女聚集,殆千万人,十百名为群。男子犹如执巾乘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现代的绕山林活动,破除了迷信,崇尚科学,特别是年轻人,在绕山林活动中寻情游乐,不计较赛跑、打霸王鞭、金钱鼓、游泳、划船、赛马等活动的名次和奖励,主要是投身于大自然中,享受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运动的情趣和欢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6
达斡族打曲棍球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辽王朝的契丹人最爱打曲棍球。辽代以前的唐、宋年间也颇盛行。中国古代曲棍球的先驱者姓名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初期,古代曲棍球运动就已经盛行了。现存大英博物馆的一只唐朝彩色花瓶和现存日本正仓院的一块刺绣丝绢上,都绘有唐代儿童打曲棍球的图案。
令人惊奇的是,当时打曲棍球的竟然都是女子,唐代宫词上就载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之句。这里说的步打球就是指曲棍球运动。当时的宫女到寒食节这一天,要到宫殿前表演曲棍球给皇帝看。
唐代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击"游戏,以及达斡尔族的波依阔,同现代曲棍球极为相似。"步打球"的形象,还可以从保存至今的两条唐代花毡上见到(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西北的正仓院北仓内)。达斡尔族人民所用的球棍,形状与唐代花毡上"步打球"所用的球棍相似,除长度、重量之外,也与现代曲棍球相似。
随着时间的流逝,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唯有在莫力达瓦被达斡尔族世代相传下来,成为达斡尔族民间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现在这种曲棍球竞技运动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聚居区。当地人称这种游戏为"波依考",意思是"弯曲的棍"。他们把所用的球称为"波列"。

所以推算其应有1300多年历史

高山族竿球、刺球
刺球赛之前部落中所青年人要进山砍竹,在家门口插竹行祭,以驱除恶臭。然后广场上搭一座平台,准备刺球赛用的球。最早以袖子为球,后来演变为藤编的球,用麻线与藤皮编成,大小如蓝球,中心系有一根绳子。刺球在平台前的广场举行,届时部落全体青年男子都要盛装参加。他们手持长约六米、顶头很尖的竹竿,列队站在台前,由为首的长老将球抛掷于空中,众青年各用竹枪向球刺去,每刺中一只球,围观的人们都要热烈欢呼,以刺中次数最多者为优胜。刺球赛意在效仿祖先刺杀敌人的英雄事迹。
京 族踩高跷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第2个回答  2010-10-05
哪学校的?和我们要找的一样!!
第3个回答  2010-10-07
弱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