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课堂比较,微课和翻转课堂各有什么优势

如题所述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真正意义的翻转课堂需要网络环境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的支撑,课前学生通过手机、PC在网络中学习微课。目前,在我国,在非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特别是在全寄宿制学校,学校无法提供网络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无法通过终端进行网络学习,如何利用微课实现课堂的翻转值得我们思考。权宜之计是,我们可以在把微课学习环节搬到课堂上,根据翻转课堂理念先让学生通过微课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自学,再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间的协作学习掌握和内化知识,实现先学后教的课堂反转。
目前,在我国微课和翻转课堂方兴未艾,但微课的管理却是全新课题,黎教授提出通过微信和慕课来管理微课程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微课管理模式。这让我对微信这种社交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在培训会上黎教授展示了大量的国内外微课让学员观摩体验。其中,微课做得最早也最好的是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微课。可汗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收藏了3500 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现在国内很多微课制做都以可汗学院的微课为范例。国内以李玉平的微课最有影响,李玉平老师是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国内微课程创始人之一,他制做了大量的微课放到网上交流。在广东,在微课推广方面以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最有影响。
一般人对微课的误解是易把它理解为课堂实录片断,以为微课就是一段短小的教学片断。其实不然,用黎教授的话来说,微课不是“瞎子摸象”,只看到局部,而应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制做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PPT,可以用手机录象,也可以用各种录屏软件录制。微课的生命力在于创意,没有创新的微课完全失去了微课的意义。微课要突出“微”以“微”见长,其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什么叫翻转课堂?
这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理解的翻转课堂核心理念是课堂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在我国最提出“先学后教,以教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是江苏洋思中学。推行新课改,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只有翻转了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所以说课堂翻转与其说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反转,不如说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的翻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9
翻转课堂” 最大的优势在于全面提升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主动内化知识, 教师也走下讲台, 指导小组学习,甚至进行个别辅导。长远来看, 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是不无裨益的。“翻转课堂” 面临的现实教学问题及困惑“翻转课堂” 要得以有效实现, 最根本的是学生课前的深度学习和真正将课堂上的互动引向更高层次。然而具体实施中,我也经历了不少的困难:

第一,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比如视频和学案需要精心准备,我前后一共录了3次视频, 编辑视频也花了不少时间。如果想要做得更好, 还可以做专题网站、 开通博客等, 让师生充分共享教育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当然,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另外, 相对于美国学生可以人手一台平板电脑, 以及便捷快速的互联网, 我们还需要更多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

第二,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缺乏监管。学生是否认真进行了视频学习?视频上留的思考题
是否认真完成了?公式的推导是自己完成的吗?据我了解, 这次课前学案就有学生是抄来的。学生在刚听说要这样翻转地上课时很兴奋,课后, 我主动找他们谈心的时候, 他们却告诉我:“课外真正发生深度学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疑问要查阅资料不知道在哪里查; 有些可能老师点一下就解决的问题自己却需要思考很久等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28
时间灵活,形式新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