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受到他人的称赞时,就不禁喜形于色。只要某种赞扬在一个人所期望的范围之内,那么,尽管他人的赞扬明显是虚假的,他仍然会很高兴。这种人尽管遭遇真正的不幸,但他人的赞许仍会给他们带来安慰。
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想获得别人好评的雄心受到任何意义上和程度上的挫折,或者,当他们受到别人轻视、不敬、怠慢时,都肯定会难过、伤心,很多时候还会感受到深刻的创痛。
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人们拼命追逐官位、头衔、勋章,还有财富,其首要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别人对自己更大的敬意。
一言以蔽之,我们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
我们为什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客观上,别人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根据Heinz Kohut的自体心理学理论,稳定统一的自我感的建立是通过与他人的移情连结来完成的。没有了这些客体,我们就没办法建立起统一稳定的自我感。
除此之外,社会比较和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途径之一。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CharlesHorton Cooley (1864-1929)的镜中自我理论:我们根据身边人对我们的评价与反应来构建自我形象。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如果父母、近亲或其他重要角色的人认为我们很聪明,他们就会用对待聪明孩子的方式来养育我们。结果我们就会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这种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滚动进行,这就是我们自我认知、逐步建立“自我”概念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人就扮演着我们的“镜子”的角色。从他人看待我们、评价我们的方式中,我们照映出自己的形象。然后,我们不断地根据我们认为的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
作为一种群体性社会动物,我们天生就具有被群体接纳的需要和对于被排斥的恐惧。
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被自己的族群讨厌或者抛弃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作为合群者的后代,我们的基因里本能的就存在这种对被他人赞同和接纳的需要。虽然实际上这种部落式社会生存问题是个实际上已经不存在的困扰,但我们的大脑似乎并没有在这近一万年里走出去更远。
启迪多元思维
以他人为镜,映照自我是一种正常的自我探索的过程。
大部分人对于照这面“镜子”都是适可而止、按需要进行的。但也有些人沉迷于“照镜子”,甚至认为镜子中的那个才是真实的自我。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别人的看法在乎过头?
高敏感人群
高敏感人群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他们能够更为敏感细致的处理外在世界的信息,同时也更容易被这些信息影响。
他们对别人的情绪、看法体察更为细致,也更具有同情理解他人处境的能力。因此,他们总是更容易觉得别人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也就变得易于在这些看法里迷失自己。
占据主导地位的假我
真我和假我的概念是由D.W. Winnicott于1960年提出的。
在他的理论里,真/假我的建立是源于最早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一般是母亲)的互动经验。如果主要养育者对于婴儿的行为有积极充分的反馈,则婴儿会对世界建立信赖感,从而体验到“存在”的感觉。这时候婴儿就建立起了真我。
相反,如果养育者没有很好的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没办法建立起存在感,同时感受到生存危机。因而他们会建立起假我。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变成了:“我必须配合这个世界展现出它需要看到的样子,不然我是什么呢?”这种情况下,遵从别人的期望与愿望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都一直处在假我的控制下。因为无法从自己内部找到存在感,他们必须要从外界的肯定和关注中去获得它。因此,他们总是格外的在意别人的看法。也因此,他们所建立的关系,是一种虚假的关系,但他们甚至通过内化的途径达到一种看似真实的存在的表现。也就是说,他们不仅仅在欺骗他人(通过展露假的自我),连自己也骗。
早期创伤经历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里,似乎总认为创伤经历应该是重复的、持续的、伴随着生理损伤的,比如虐待或者忽视。但其实有很多持续影响我们人生的创伤经历都是一些微小的单次发生的事件。
比如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某次我们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举动,之后被其他同伴用肢体冲突、语言暴力甚至冷暴力等方式对待。这样的经历会给年幼的我们带来很深刻的伤害。而且就像伤口愈合会留下伤疤一样,这些痛苦虽然结束了,但有些行为模式或者“规则“就这样被我们长久的保留下来了。
仅仅一次这样痛苦的被教育,我们就学会了“必须要融入集体”、“不能当出头鸟/异类”。因此,我们对于他人或者集体的社会知觉会格外敏感。因为在我们看来,只有准确的进行社会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其它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动机和意向进行推断的过程),我们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去附和要求。
正心正举
让自身与外界的看法保持“相对独立”,在尊重他人观点并对此加以辩证思考的基础上,将最终的决策权留给自己,从真正的自我当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拨迷见智
以他人的看法为镜,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加全观的认识自己,进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但你若将镜子的“反射”的功能异化为“改造”功能,成功的让它喧宾夺主,未免过于“大度”了吧?
开启自在之门
《庄子》逍遥游篇中描述了一位叫宋荣子的高人,他可以在世间不受影响。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对于宋荣子而言,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也不会特别振奋,即使全世界都责备,他也不会特别沮丧。他能确定内在自我和外在事物的分际,辨别荣耀与耻辱的界限。这样使他不会汲汲追求世间的成就。
他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但庄子认为他还有尚未达到的境界。
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无需依赖他人和外物,顺应天地的常道,把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遨游于无穷的境界。
Q:我们为什么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下期预告
1、如何面对和处理伤人于无形的冷暴力?
2、“快乐教育”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快乐吗?
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为什么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