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这个词怎么得来的?

小偷这个词怎么得来的?

1. 偷窃集团中的一般窃贼。
《汉书·张敞传》:" 长安 市偷盗尤多…… 敞 皆以﹝偷盗酋长﹞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盗魁指挥小偷十人,送至前程。"
2. 泛称一般偷东西的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十》:"冥中新阎王到任,见 奈河 淤平……故捉三种人淘河:小偷、私铸、私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身量魁梧的庄稼汉,小偷一般避开正路,从复种青稞的稻地里斜踏过去了。"[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1
《觉世名言》中说小偷是"搅世的魔头,把一座清平世界,弄得鬼怕神愁",足见小偷的危害之大。古代市井中常见的一种小偷叫 "翻高头",他们是蹿房越脊、高来高去的飞贼。这些被称为"翻高头"的小偷中,还有一种不用借助绳索、钩子等就能翻身上房的小偷,被称作"上手把子",而借助竹竿、绳索等翻身上房的小偷叫"下手把子"。这一类小偷功夫高超,有的甚至能够翻越皇宫高墙,偷走皇宫里的珍宝。戒备森严的皇宫,小偷却可以来去自由,连皇帝也为此苦恼不堪。

宋朝的史书上记载了小偷的招供:"九月至二月,夜长天寒,(人)多畏寒懒起,乃可为盗",这种在夜长天寒的时候入室盗窃的小偷叫"夜燕"。

古代小偷名目

古代小偷的名目很多,掀开屋顶的砖瓦,弄个窟窿,顺着绳索下去的小偷叫"开天窗";掘壁穿穴的小偷叫"开窑口",也称"开桃源",他们钻入墙穴偷取财物;专门盗墓的小偷名叫"掘冢"、"椎埋";撬门行窃的小偷叫"排塞赃"。其中天未亮时活动的叫"踏早青",大白天动手的叫"白日闯"、"白日鬼",黄昏时出人不意行窃的叫"跑灯花";专门趁着主人锁门外出、撬锁入户偷盗的小偷,名叫"吃恰子","恰子"就是锁,这类小偷凭借的是自配的"万能钥匙"。
第2个回答  2020-12-13
1. 偷窃集团中的一般窃贼。
《汉书·张敞传》:" 长安 市偷盗尤多…… 敞 皆以﹝偷盗酋长﹞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盗魁指挥小偷十人,送至前程。"
2. 泛称一般偷东西的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十》:"冥中新阎王到任,见 奈河 淤平……故捉三种人淘河:小偷、私铸、私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这个身量魁梧的庄稼汉,小偷一般避开正路,从复种青稞的稻地里斜踏过去了。"[1]
第3个回答  2020-12-12
盗贼称呼的来源: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出自《周礼·天官·小宰》)

小偷称呼的来源::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汉书·张敞传》)

除此之外,古代人们给小偷起了不少比较雅的外号。

入室盗窃,叫“翻高头”,他们是蹿房越脊、高来高去。

这些被称为“翻高头”的小偷中,还有一种不用借助绳索、钩子等就能翻身上房的小偷,被称作“上手把子”,

而借助竹竿,撑杆跳,还有绳索等翻身上房的小偷叫“下手把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