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达产业观察】医药医疗行业研究之:一致性评价简析 (2020年版)

如题所述


医药医疗行业深度洞察:一致性评价解析(2020版)

药物质量的比肩原研,一致性评价是关键环节。中国在2012年的《十二五规划》中,因应对医保压力,正式提出提升仿制药质量的议题,对部分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未通过者将受限于市场准入。2015年的政策进一步加码,特别是对289个基本药物品种,实施了更为紧迫的一致性评价,政策执行效率显著提升。


这一评价过程牵涉多方参与者,包括仿制药企、临床研究外包公司(CRO)和试验机构,预算投入大约800万元,涵盖药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BE)验证。评价不仅影响原料药和辅料行业,还直接触及药品的内在品质。对于口服制剂,时限明确,如2018年底前,289基药目录需完成一致性评价,即使是2007年前批准的口服固体制剂,也需在同一年内完成,但注射剂评价尚在讨论中。


评价成果与市场影响

截至2020年,已有523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包括1200多个申请,其中口服药物488个,多为常用药物,市场需求大,且制造商众多。口服制剂的特点在于普及度高、竞争激烈,12个代表性药品的BE研究尤为引人关注。注射制剂则有23个品种,主要集中在抗癌药和抗感染药领域,进展相对缓慢,技术标准尚在细化中。


此外,4个吸入制剂和2个滴眼剂通过评价,反映出药企对呼吸系统和眼科市场未来的重视。面对一致性评价,大型药企调整策略,集中产能,但利润空间面临压缩。


行业趋势与挑战

一致性评价对仿制药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并存。优势企业需具备品种丰富、一体化生产以及技术壁垒等竞争优势。未来,随着160多个重点化药品种的集采推进,未完成评价或通过评价的大品种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只有适应这一趋势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
    《一致性评价已成为全国集采格局的关键变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