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对统一六国有贡献吗

如题所述

芈月对统一六国有贡献.
秦国所以能统一,与整个秦国血统密切相关,是祖祖辈辈的心愿与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不息的成果。从事后来看,自秦献公以来七世八君各有功劳。
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堪称“战国版的武则天”,执政约四十年。执政期间也算颇有作为,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了秦国的西部大患,维持了秦国的上升势头.

以下供参考(来源:知乎

秦昭襄王做了宣太后治下的几十年傀儡是不太公平的,但不可否认的秦昭襄王执政时期的确应该分为宣太后主政时期和秦昭襄王独立主政时期。
因为这段时间很长,故事太多,不再一一展开。简单的说,对秦一统的关键作用在于:
1、削齐、侵楚、毁赵。彼时西秦东齐都是强国。秦国自然忌惮这个山海之国。先是十九年给齐国送高帽子,约齐王一起称帝,想把齐国放火上烤。齐国有能人,不上当,秦王自己也就作罢了,但对齐的动作时刻提防。在齐国势力鼎盛、野心最大的时候(秦昭王二十一年,齐湣王破宋,南边占着楚国的淮北,西边对三晋用兵,还想着吞并两周自己做天子。当时风头很盛,诸侯恐惧。)果断对齐国采取措施。一方面命令蒙骜伐齐,并分别与楚王、赵王会盟。从次年尉斯离与三晋、燕、楚伐齐破之于济西来看,这次会盟肯定是商量收拾齐国的事。当然,这次战争有个更有名的名字:乐毅伐齐。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燕国险些灭了齐国,后来田单复国,齐国一蹶不振不说,燕国攒了多年的大招也一次发完,还走了乐毅,回血无力,可谓两败俱伤。这件事虽然在秦昭王前期,但意义不亚于此后的长平摧赵。侵楚稍后再谈,毁赵就不用说了。
2、彻底平定义渠,免除了秦国的后顾之忧。自秦惠文君时期初县义渠以来,义渠一直是六国用来牵制秦国的关键棋子。估计秦国当时应该是和秦并巴蜀前期的策略一样,采用民族自治、中央虚领的措施。怀柔几十年没啥效果,秦惠文王后九年秦军还在李伯之下吃了败仗。此后又经历了几十年缠斗,终于在范睢入秦后约一年,彻底搞定了义渠。自此以后秦史似乎就没义渠什么事情了。
3、远交近攻搞蚕食。这个不再赘述。楚国、韩国、赵国、魏国表示很心痛。这里重点说一下楚国。秦国打三晋虽然频繁,那是打习惯了,没事就以战代练。但打楚国,除了嬴政灭国之战之外——秦昭王时代是最狠的,不仅逼的人家迁都,还烧了人家的祖坟。这么说吧,楚国服从惠文王晚期开始简直就是秦国将军的升级包,予取予求。昭王时期,打楚国的战事包括但不限于:
五年,楚太子杀了秦国大夫(估计是看守他的),跑回楚国。秦国很生气。
六年,庶长奂与齐章子、韩暴鸢、魏公孙喜伐楚方城,斩首二万;
七年,复攻楚,大破之,楚军死者两万;
八年,使将军芈戎(舅舅)攻楚,然后骗楚怀王过来会盟,劫持了人家,以臣子身份对待人家怀王也就算了(朝章台,如藩臣,不与亢礼),还要楚国割地换王。楚怀王不同意,就扣押了人家;
九年,质押齐国的楚太子回国称王,给秦昭王写国书:苍天啊大地啊神仙姐姐保佑啊,俺们有新国王了(赖社稷神灵,国有主矣!)。秦王一看自己手里的奇货居然成了过期库存,打!发兵武关,大败楚国,斩首五万,取十五城。
十年,楚怀王试图潜逃回国。走赵国,赵国赵武灵王做主父了,新赵王不敢收留,只好走魏国,结果又被秦国抓到咸阳。楚怀王这小身板儿哪经得起这个,病了一年,第二年死了。秦国给人送回去,楚国人恨死秦国了(秦归其丧于楚。楚人怜之,秦、楚遂绝)。这个邦交事件还给文艺界带来的一个重大影响:那位叫屈原的贵族诗人悲愤的投江了。
十二年,大概秦国自己也觉得弄死人家一个王不好意思,给人楚国一批粮食。
十四年,秦昭王一面打韩国(白起在韩国从左更刷到了国尉。韩国肯定很想写一本血泪史:《战国战神是怎样炼成的》)故作姿态与楚王谋和,楚王敢怒不敢言。
二十二年(难得消停几年不打楚国),秦为了打压齐国,与楚王会盟,二十三年带着楚国参与乐毅灭齐之战。
二十四年,和楚王一见再见,打魏国,颇有带着小弟去魏国收保护费的意思。
二十六年,楚国的好日子结束了。秦国本来要打魏国的,被人上书说魏国是中原腹身,就像蛇一样,你打中间首尾俱救啊,秦国还不能和六国联军掰腕子,要不你打南边的楚国吧(反正好欺负)。于是,秦外公撕下和善的面具,又开始打楚国了。
二十七年,楚王(顷襄王,就是怀王被扣押时立的那个)想想忍辱负重做小弟还是要被揍,拼了,又想搞合纵攻秦,秦王派将军错(秦国很多个错,司马错、国尉错、客卿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反正都是来刷经验值的)轻易干翻,取地若干。
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人屠的经验包刷的太快了)攻楚,取地若干。
二十九年,白起又来了!夺了人家的国都郢,烧了楚王祖坟,又抢了一大块地。楚王被撵的一通跑。然后,秦王和楚王会与襄陵。至于说啥了,呃,各位脑补吧。
三十一年,楚王雄起一回,把江旁十五邑夺了回来。秦国忙着攻打魏国,没理会,等忙完了这茬儿,三十五年,又要派白起、张若等伐楚,黄歇坐不住了,运作一下,楚太子完入质秦国,秦国收兵。
四十五年(这个时间节点很有意思,回头说),楚顷襄王死了,太子完和他爹当年(四十年前)一样偷跑回楚国(这一次倒没杀秦国大夫。历史就是这么的相似),黄歇割地求和,秦国算是没追究。
五十年,长平之战后秦攻赵邯郸,楚国春申君和信陵君联军攻秦救赵。
此后,秦昭王终于老了,不再对楚大规模动武。如果看一下时间点,秦昭王对楚国用兵最盛的时期恰恰是宣太后主政的时候,自己当权之后要消停的多。这固然有赵国对秦国的威胁加剧、楚国势衰不复威胁的因素,但也不难看出宣太后、穰侯对自己的母国还真是不客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0
肯定是有的
历史上也有芈月-宣太后这个人
她对秦国统一六国有很大贡献
第2个回答  2016-01-10
“芈月是楚国公主,芈是楚国的国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楚人最初的根据地就在河南。”河南大学先秦史专家、《楚史稿》作者李玉洁教授告诉记者,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可以说,芈月的先祖就在河南。
在《说文》中,芈的本义是羊鸣,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这个字。芈曾是方国的名称,因为殷墟文字里有“伐芈”的文字。芈也是春秋楚国祖先的族姓,上古火神祝融是楚国社会公认的楚国始祖,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其中就有芈。祝融一族于帝喾时代在河南新郑一带建立祝融氏之国,故新郑又称“祝融之墟”,“祝融之墟”正是楚国先民的最早起源地。

李玉洁教授说,楚国在今人的印象中长期盘踞湖北一带,实际上,楚国最早是从中原地带一路向南的。楚先民是夏王朝的同盟,后来遭到商王朝军队的驱逐,被迫南迁。其中,芈姓季连家族建立了楚国。而楚国往南走的第一步仍没有脱出河南的范围,第一个都城在南阳淅川,当时叫做“丹阳”。
根据《史记》等记载,早在商周之际,楚人政权已居丹阳,服属于周文王,到西周初年受封为楚子,仍居丹阳,直至春秋初年才迁走。丹阳作为楚国早期都城名称,前后共达三百余年。
芈月为啥正史记载少?因为她有“作风问题”
芈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堪称“战国版的武则天”,执政约四十年。并且,不同于后世比如汉朝诸多专权女性最终落得族灭的结局,芈月是善终的,葬于芷阳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区骊山)。执政期间也算颇有作为,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了秦国的西部大患,维持了秦国的上升势头,虽然太后专权不是个好听的词,但芈月并没有给秦国拖后腿。不过,在正史当中对她的着墨很少,后世也鲜有文人墨客品评,这是为何?
对战国史颇为关注的洛阳考古研究院刘斌博士说,先秦史料本身就不多,而从后人观照的角度,芈月毕竟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她的儿子秦昭襄王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国君,芈月虽然专权,但并没有像汉朝那样形成外戚专权集团。另外,芈月的私生活是遭人诟病的一点。
一个极端的例子便是,芈月执政期间,韩国被楚国攻击,派使者来求秦国救援,芈月当着使者的面以床笫之私做比喻来索要好处,令人咋舌。此事被记录进了《战国策》,由此导致芈月形象不佳,文人不齿。
芈月为何能掌权?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
那么,为何芈月能成为第一个专权的太后呢?
李玉洁教授说,其实战国时期专权的太后不止芈月一个,一共有四个,包括宣太后(芈月)、赵太后、齐太后和韩太后。芈月成为父系社会之后政权中的第一个专权女性,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因素是其个人际遇与手段,而必然因素则是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王权更替中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老的国君死后,如果继任者还年幼,以往都是找一些有资历的大臣‘托孤’,但到了战国,王权之位的巨大吸引力,已经让大臣不受信任,那么过渡期间把权力交给谁最放心?只有孩子他妈。”
不过到了汉代,外戚专权虽然也屡屡发生,结局却通常以外戚集团被血腥镇压收尾。芈月晚年虽被儿子夺权,却能够善终,死前还是很自由的,一心想着把男宠魏丑夫带到墓里。芈月为何能够善终?李玉洁认为,这与战国时期与后世的不同皇族嫁娶背景有关,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婚嫁通常都是在贵族之间进行的,娘家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差,比如芈月嫁到了秦国,自家本身就是一国王族,自然不用再靠自己提携。而换了刘邦的发妻吕后就不一样,娘家人地位低,自然要指望吕后谋私利,而皇帝大了肯定不依,吕后一死,吕氏集团就在与刘姓皇族争斗中被灭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