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故事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可以看出邹忌是个能臣也是个忠臣,泛指平民百姓,齐威王代指上级官员。对于现在社会来说,对于百姓的建议和疑问,官员要针对问题的实际出发,参考和采纳人民的意见,做到改进制度和社会上的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全诗(节选)如下: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谤讥 一作:谤议)

译文如下: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扩展资料: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属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此外,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

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此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忌讽齐王纳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07
  我们从原文不难看出,邹忌三次提到“私”者、“畏”者、“求”者这三种人,认为让自己差一点受蒙蔽的是这三种人,让“王之蔽甚矣”的也是这三种人,这绝不是偶然的文字重复。邹忌或者说是《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一个不完全归纳法,把矛头直指“私”者、“畏”者、“求”者这三种人,认为让人受蔽的常常就是这三种人,要想不受蒙蔽,必须在这三种人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他们在自己面前的言行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否则就容易受蒙蔽。
  邹忌的分析是合乎生活实际的。我们细想一想,哪些人最容易蒙蔽人?哪些人最有资格蒙蔽人)生活实际告诉我们,就是这三种人,偏爱你的人常带着个人感情色彩,根本不可能看出你的缺点不足,或者是即使看出了,也不忍心指出你的缺点或不足,常常是甜言蜜语,与你保持高度一致。
  害怕你的人,不敢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因为他与你之间有一定的等级界限,他因为自己的地位低下,因为要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不敢讲实话,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求你的人他,更不能指出你的缺点不足,这种人的表现常常是主动拍马溜须,阿谀奉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真正分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知己者智,自知者明”,这样才能使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合乎实际的抉择。 同时为政者应该广开言路,聆听下方的声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4
从而做出合乎实际的抉择。 同时为政者应该广开言路,聆听下方的声音。
第3个回答  2010-09-05
多纳谏,国家才会富强~~~~
第4个回答  2010-09-18
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