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100字左右

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不懂文学的人,思想难免会“缺氧”,不懂艺术的人,极易被世俗的思想吞食了灵魂。

文学能给人以生活的激情,诗能给人以创作的灵感。一个文学素养差的人,其创新能力必然很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科学巨人,还是思想泰斗,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实的语文功底。

文学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思想更加博大,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使人的思维更富于创造性。

文学可以提升人的想像与联想的能力,最终增强人的创造力。

文学可以使人大器,艺术使人变得高雅。文学是艺术之根,文学素养提高了,艺术素养也将随之提高。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人的创造力。

文学能够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使人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更好地生活。

诗美渗透在一切领域:建筑是“立体的诗”,舞蹈是“灵动的诗”,音乐是“交响诗”……不仅如此,一切创造技术中都渗透着诗美,汽车的造型有了诗美,就会被人们普遍地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制造业要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才的艺术素养。

文学可以怡情,可以养性,可以益智。文学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基石。连学生起码的文学和文化素养都培养不好的大学,还有何面目说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学素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人思想的缺失,而且会造成人创造能力的缺陷。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

语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着自己学习能力的强弱。连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很难在科学上取得大的成就。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促使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味地强调传授实用技术和培养实用技能,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短期行为,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总体来讲,大学语文课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在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大学里不开语言文学课,给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留下的缺憾是很多的。

毫不夸张地讲,不开大学语文课的院校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院校;不重视大学语文课教学,甚至下令砍掉大学语文课的校长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很不负责任的校长。

时下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院校砍掉大学语文课,开设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与基石。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不起来,人文素质从何谈起?与哲学课、史学课、伦理课、艺术课相比,大学语文课是最好的人文课程。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

目前人们对于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至今,对于大学语文课的性质、任务等问题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关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各持所见;“补课说”、“工具说”、“人文说”……各执一说。二是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语文课功能的发挥,给人们造成了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的错觉。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有一百二十多个版本,起码有九成以上质量不合格。其中一半以上的教材一本书中的错误就在百处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百处。不仅如此,教材内容空泛,思想单薄,选文规范性差等各种问题都十分严重。三是由于以往很多院校一直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但分配给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很少,致使这门课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思维品质改善和审美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些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都应该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概括起来讲,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6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学好语文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把握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另外,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3-30

    人文化知识的积淀是理解事物的唯一正途。

    汉学是理解中华民族艺术的基础。

    能让人认清这个本性和有关类似本性这些形而上方面的东西,那就非文学莫属了。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文学自有其神性,煮字疗饥,吟书御寒。何其高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