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防护用管理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如题所述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样张
  编号:
  区县:

  接触职业危害劳动者
  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

  姓 名:
  单位名称:

  一、 劳动者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男( )女( ) 出生年月 : 年 月 户籍:上海( )外地( )
  文化程度:本科以上( ) 大专( ) 高中或中专( ) 初中( ) 小学( ) 文盲( )
  是否吸烟:是( ) 每天1包以上( ) 每天半包至1包( ) 每天半包以下( )
  否( )
  个人爱好:
  既往史:
  二、 劳动者的职业史
  用人单位名称 从事工种 工作岗位 起始时间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名称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三、职业危害接触史
  职业危害作业工种 职业危害工作岗位 检测时间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名称及浓度
  有害因素名称 TWA(STEL/MAC) 有害因素名称 TWA(STEL/MAC) 有害因素名称 TWA(STEL/MAC) 有害因素名称 TWA(STEL/MAC)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XX岗位规程
  大分类 中分类 小分类 活页号
  总则 岗位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 岗位安全注意事项(通用篇)
  编制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修改状态
  1.0
  XX作业区岗位
  紧急电话:救护 120 移动电话: 急救点
  火警 119 接应点
  煤防
  消防增压
  1 法律法规: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厂部和分厂相关管理文件规定,认真履行作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2 劳动防护:
  2.1 进入厂房必须在安全通道内通行,上下楼梯应手扶栏杆防止滑跌。
  2.2 进入厂房必须将劳防用品穿戴整齐,安全帽帽扣扣紧,阻燃服扣好扣子,浇注作业时裤管放在皮靴外面。
  2.3 在烧氧、测温、取样、判渣、添加覆盖剂、钢包事故旋转等情况下,必须戴上面罩,防止身体被飞溅钢水灼伤、烫伤。(1992年10月27日陈某因大包回转台锁定不好被钢水烫伤)
  2.4注意避让过跨台车、中间包车、引锭杆车,不要站到行车、吊车的吊物下及附近。
  2.5在检查中间包预热设备或预热中的中间包时,必须带有效的煤气检测器,以防煤气泄漏
  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2.6使用氧气、煤气、氩气、天然气、压缩空气等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按《危险化学品
  作业卡》要求使用危险化学品。
  2.7浇钢区域属于分厂钢包、中间包作业高危区域,各岗位员工必须贯彻执行连铸一分厂《高危区域安全管理办法》,生产无关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域。
  2.8 本岗位安全规程对作业中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过程危害控制,以达到控制危害因素,保障
  员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员工必须认真、主动接受安全教育。按时、按期参加各类安全活动、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在其它部门相类似岗位发生事故后,本作业区必须立即进行本岗位的对照,是否还存在未辨识的危险源,并进行危险源辩识、评价与控制。
  2.9浇注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粉尘、高温、噪声、CO等危害因素,浇注作业时必须戴防尘口罩、耳塞。经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确认不适合本岗位的职业禁忌症人员应调离本岗位作业。
  2.10遵守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使用砂轮机、电钻等移动或可携带式电动工具时,检查有效期、合格使用证并必须接好接地线。
  3行为规范:
  3.1 注意交通安全,上下班途中,骑摩托车、助动车、自行车者要遵守交通法规,过道口时一停、二看、三通过,确保人身安全,因公出差人员必须遵守“连铸一分厂出差管理制度”。
  3.2 禁止在操作盘面上和电气控制箱内放置茶杯及各类杂物。
  3.3 保持作业现场环境整洁,工器具葙内工器具分类摆放整齐,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各类书籍、报刊杂志,
  3.4 操作盘面、电气箱柜严禁坐、压。

  企业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办法(样例)

  1总则
  1.1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结合X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其续延分支机构。
  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XX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本办法中的名词定义
  2.1职业病: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并符合国家《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疾病。
  2.2职业危害因素:指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危害因素。
  2.3职业禁忌: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2.4职业健康检查:指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医学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
  3职责分工
  3.1职业卫生(健康)管理部门
  3.1.1是集团公司职业卫生工作主管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公司有关要求。
  3.1.2制订集团公司职业卫生工作方针、规划和管理制度。
  3.1.3编制集团公司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1.4负责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部署、协调、监督、推进和考核等工作。
  3.1.5协助行政部门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
  3.2人力资源部门
  负责监督、协调子公司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信息和员工信息的维护。
  3.3工会
  对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实施民主监督,并对集团公司与职工之间就职业病防治等有关问题进行协调。
  3.4各单位
  3.4.1是职业病防治责任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负责。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卫生工作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及相关的操作规程。并对本公司所属各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实行检查和考核。
  3.4.2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及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费用预算,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要求,并上报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进行审核、评价和验收。
  3.4.3负责向供货商索取职业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产品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3.4.4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负责接害岗位认定工作,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负责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治理,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并建立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3.4.5负责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员工(简称接害员工,含协力员工),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4.6负责接害员工的危害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并督促其做好相应防护,为其提供足量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3.4.7组织并开展对本单位的负责人和接害员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4.8负责安排职业病诊断、治疗和报告。按照健康检查结果,对疑似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复查、随访和诊疗;对职业禁忌的员工应调离原岗位。
  3.4.9对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危害、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应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出。
  3.4.10制订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协助集团公司和安监部门进行事故的现场调查和处理工作。
  3.5接害员工
  3.5.1学习和遵守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本岗位操作规程;自觉接受培训,掌握与岗位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3.5.2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3.5.3自觉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和复查;在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时,应向有关部门如实提供相关的资料。
  4职业卫生管理业务流程(流程图略)。
  5职业卫生管理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应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主管部门,并至少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5.1.2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制订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报集团公司安全保卫监督部备案,并按年度计划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5.2职业病前期预防
  5.2.1对本单位可能涉及职业危害因素建设项目,负责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资料。
  5.2.2作业场所的生产布局、卫生设施及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防护设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要求;使用高毒物品作业项目单位,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当设置警示标识与报警设施、现场急救用品、冲淋设备,配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避险区。
  5.2.3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不得承接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5.3作业过程的职业病预防
  5.3.1对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汇总,并进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岗位认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5.3.2编制本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5.3.3定期开展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进行检测、评价。
  5.3.4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种类和对人体的影响途径等特点,为接害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5.4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
  5.4.1各单位应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台帐,记录其运行、使用和维护状况;已投入使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设备同步运行、同步维修,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5.4.2各单位在生产设备检修完毕后,必须及时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复位;原有职业病防护设施需改进或调换时,在新的防护设施投入使用前,不得停用或拆除。
  5.4.3各单位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技术控制效果进行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5.5健康监护
  5.5.1按国家卫生部门规定,各单位组织接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5.5.2对健康检查中发现患有与职业危害有关疾患的职工,应及时安排复查;对必须进行离岗后医学随访或需应急健康检查的接害岗位员工,应根据卫生机构的要求组织安排。
  5.5.3应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受检者本人;对被诊断为职业禁忌的员工,应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5.6职业病管理
  5.6.1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除须抢救的患者外,必须到有相应职业病诊疗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5.6.2建立健全职业病患者的相关档案,职业病患者调离本单位,其职业病相关病史档案应移交新单位。
  5.7职业危害事故处置
  5.7.1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应按集团公司《灾害与事故快报管理办法》及时上报,对发生急性职业病伤害事故的应组织现场急救,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5.7.2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按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市卫生局《关于受理用人单位发生急性中毒事故事项的通知》(沪安监管监二〔2005〕105号)规定处理。
  5.8职业卫生教育
  5.8.1职业卫生教育对象系接害单位各级责任者、管理者、接害员工,包括就业(上岗)前、在岗定期和特殊职业卫生教育。
  5.8.2就业前(上岗)教育:上岗前培训可与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结合,员工经培训后,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内容主要为职业卫生法规的一般常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细则与本岗位操作规程、本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知识等。
  5.8.3在岗期教育:在岗期间培训可与班组学习相结合;主要内容为本单位(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理化特性,源点产生原因、环境污染程度,防护设施原理及运用、符合卫生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选用,职业病预防知识等内容。
  5.8.4特殊教育:特殊(高毒、高危险)岗位和职业病人应视不同情况接受相应的岗位职业卫生知识;岗位卫生保健与应急救援知识等内容。
  6考核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及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附则
  7.1本办法由公司XX部门负责解释。
  7.2本办法自实施之日起生效。

  拟稿:XXX 日期:XX年X月X日
  审核:XXX 日期: XX年X月 X日
  批准:XXX 日期: XX年X月 X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