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如题所述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MPN法、平板计数法。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1、MPN法:

按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进行。该方法的结果单位为MPN/g(mL)。

2、平板计数法:

按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进行。该方法的结果单位为CFU/g(mL)。

大肠菌群的定义: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该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作为食品、水体等是否受过人畜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分布广泛,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

食品检测大肠菌群的原因:

1、评估食品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含量越高,说明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卫生质量越差。因此,检测大肠菌群可以帮助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监测食品加工过程:

大肠菌群可以作为监测食品加工过程卫生状况的指示菌。如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就容易导致大肠菌群的污染。因此,通过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监测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预警肠道致病菌污染:

大肠菌群与肠道致病菌来源相同,而且一般条件下大肠菌群在外环境中生存时间也与主要肠道致病菌一致。因此,大肠菌群可以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如果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就可能预示着肠道致病菌的存在,需要及时采取预警措施。

4、法律法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是强制性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对食品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