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

如题所述

养泥鳅要具备池塘条件、水质条件等条件,养泥鳅要从清淤消毒、饲料选择、日常管理等方面去养。

1、养泥鳅要具备的条件

池塘条件:苗种培育池面积在600㎡左右,池深在50㎝左右,培育池最好是土池,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四周离岸边1㎝左右的位置可栽种一些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芦苇等),作遮荫用。在苗种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亩)全池泼洒,池水呈绿色时,可放入苗种。

水质条件:养殖泥鳅的时候,虽然对水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让水源有污染。所以水质要干净,池塘最好是能靠近水源,这样才能方便后期往里面加水。池塘水的深度不需要太多,差不多在40至50厘米就行了。

2、怎样养泥鳅

清淤消毒:池塘一定要进行淤泥的清理,清理后再进行曝晒处理。一般在泥鳅苗入池的前30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可消灭池塘里的微生物。在放养泥鳅苗种前一周左右,可以采用生石灰消毒。

饲料选择:泥鳅为杂食性小型鱼类,饲料来源很广,水蚤、蚯蚓、蝇蛆等是泥鳅天然的饵料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米糠、豆饼、豆渣、血粉、麦麸等。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密切相关,3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4月-6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7月-8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9月-10月的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4%。

日常管理:要做到“二防、二勤、三早、四看”,即防逃、防病,勤巡塘、勤作日记,早清塘、早开食、早放养(延长泥鳅生长期),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看天气变化情况、看水质变化情况、看季节变化情况等决定饲料投喂量。

泥鳅的形态特征

体长形,呈圆柱状,尾柄侧扁而薄。头小。吻尖。口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吻须1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2对)。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鳃孔小,鳃裂止于胸鳍基部。鳞甚细小,深陷皮内。侧线完全。侧线鳞多于150。鳔很小,包于硬的骨质囊内。背鳍短,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具不分枝鳍条2,分枝鳍条7。

胸鳍距腹鳍较远,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10。腹鳍不达臀鳍,具不分枝鳍条1,分枝鳍条5-6。臀鳍具不分枝鳍条2,分枝鳍条5。尾鳍圆形。

体上部灰褐色,下部白色,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及尾鳍上也有斑点。尾鳍基部上方有一显著的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