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料定义

如题所述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复合肥料养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由于复合肥中副成分少,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复合肥的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并且不同的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施肥位置等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在使用复合肥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穴施、撒施的方式,在根系附近10厘米的位置,挖一个小的洞穴,然后把肥料撒入,或者可以将其用清水稀释,再浇灌到土壤中。

复合肥的施用方法

复合肥肥效长,宜做基肥。大量试验表明,不论是二元还是三元复合均以基施为好。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前期尤其对磷、钾极为敏感,要求磷、钾肥要作基肥早施。

控释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包衣、造粒等工艺,肥效缓慢平稳,比单质化肥分解慢,养分淋失少,利用率高,适合于作基肥。一般亩用量为30至40千克。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防贪青徒长。

复合肥浓度较高,要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5到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