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标准中国官方2020

如题所述

一、中产阶级

在中国,中产阶级是一个时髦的名词。

可是,谁是中产阶级呢?

按照定义,他们是一个群体,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或技术基础的体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乍一看,城市里白领似乎都可以自称中产阶级。当然,我们不能只看“模糊概念”,得画一条线,一条中产阶级的线。

《2019年新中产白皮书》显示,在一线城市,新中产家庭资产中位数为483万元,负债112万元,净资产371万元。除了中位数数据,其平均资产数为625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532万元。

新一线、二线城市:资产中位数345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163万

三四线城市:资产中位数273万元,房产均价(一套房)为82万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财务公式:

资产=负债+净资产

就此,我们对于中产阶级就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了,他们所在城市有一套房、夫妻有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当然,不少中产阶级因为贷款买房,每月还需承受不小的还款压力。

一个典型的新中产家庭财富结构:

1、房产:56%

2、储蓄:17%

3、股票、基金、P2P:14%

4、公司股权:7%

5、冷门资产:6%

此外,中产阶级的消费观也非常有意思。

子女、学习和自我提升、旅行位列新中产阶级消费增长的前三位,或许这与其主要大多数从事脑力劳动,且一般受过良好教育有关。

二、更有钱的人

看完中产阶级,我看可以向上多看一个阶级,瞧一眼拥有财务自由的"有钱人“有何不同。

胡润在2018年的《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提到了财务自由的门栏。(高净值人群观点)

一线城市:1.3亿

二线城市:8000万

三线城市:6000万

真正的富裕家庭,职业为企业主的占了大头,资产超千万家庭的为60%,资产破亿的为80%。

除了钱多,财务自由群体的职业构成与中产阶级有很大的不同。

职业不同的背后是资产构成的巨大差异。富人最喜欢投资股权,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强企业。

三、中产阶级资产存在的问题

财务自由群体资产核心为股权,他们投资或控股企业。中产阶级的资产核心是房产,但它不是一项稳妥的投资。

2013-2019年,个人房贷余额的年均增速达26%,其中,首套房房贷增速15.8%,多套房房贷增速32%。2017至2018年,家庭多套房上的住房贷款占比从62.9%上升至65.9%。更为关键的是47.1%的存量房贷在空置房里,简单理解就是很多拥有多套住房的房东,买了房子却不住。

现在,银行放出的贷款中,房贷成了绝对的主流。

央行还用“住户贷款占GDP比重”的算法,计算出了各省市“住户杠杆率”,由于现在住户贷款主要是房贷,我们可以视作“楼市杠杆率”。

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80%。

看似不高,实则压力不小,因为经济超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远去。2019年第1-3季度同比增长6.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