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为何惨败?

如题所述

惨败,使蜀汉元气大伤。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吴将陆逊等屯兵秭归,被蜀将吴班击破。刘备军占据秭归,派遣马良联合武陵五溪蛮夷。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将军冯习、张南、傅肜 、程畿等战死。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

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扩展资料:

刘备伐吴的背景: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为解樊城之围,遂致书孙权,劝他袭取荆州。

孙权召集众将,拜吕蒙为大都督,总领江东军马,点兵三万,选一些精兵扮作商人,皆白衣,摇橹西上,昼夜行进,直抵蜀军烽火台江边。悄然袭取了荆州。

关羽闻信后大惊,自带关平、廖化领兵回荆州。回军途中,蜀军斗志皆失,逃散无数。关羽带残兵退至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吴军遂围住麦城。

关羽廖化杀出重围,去上庸求救兵。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发救兵,关羽在麦城,只剩三百余人,粮草又尽,救兵不至,关羽只得令周仓、王甫坚守麦城。

自带关平、赵累突围。关羽率二将,领二百残兵突围出北门。在临沮山路中伏被擒,拒不降吴,父子遇难。

刘备为关羽报仇,亲自率军攻伐东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陵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1
我认为刘备伐吴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惨败的结局。原因如下:一是刘备伐吴是公报私仇,于理不合。谁都知道,当时蜀汉的敌人是曹魏而非东吴。刘备伐吴打出的旗号也是为关羽报仇。试问一下,这种公报私仇的大军有取胜的可能吗?二是刘备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缺少对形势明智的判断,再加上当时的军师诸葛亮也没在刘备身边。刘备又求胜心切,极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三是东吴那边对刘备该让的地方已让。当时的孙权为了平息刘备的怒火,已答应返还荆州,并将杀害张飞的范疆张达二人遣返给刘备处置。但刘备依然不依不饶,还说要将孙权碎尸万段,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东吴没办法再退让了,才启用陆逊抵抗刘备大军。陆逊是一位极懂谋略又通军事的战略家,他一出场,就看出刘备的弱点,最后以火烧连营的计策大败刘备于猇亭。刘备兵败逃回白帝城后不久,在悔恨交加的心情下郁郁而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