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思潮对设计的影响

如题所述

设计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展示设计无疑是设计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艺术,展示的设计其实便是一种展示设计的设计。博物馆陈列展示便是一种典型的展示艺术,这其中以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卢浮宫为鲜明例子。藏品四十万件的卢浮宫除了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石像这三大镇馆之宝以外,其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卢浮宫一大瑰宝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由美籍华人贝聿铭主持建造,虽然在建造前法国舆论界给与贝聿铭很大的压力,但当落成的时候一度受到谴责的卢浮宫金字塔已然成为了卢浮宫的一大标志,其地位可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提并论。而每一个成功设计的诞生必然有其成功的理由,卢浮宫的金字塔也不例外。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成功是因为其对设计的四大内涵有这充分的体现。

(一)道德是根——“以人为本”的思想

道德是根,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有着它独特的人文关怀。金字塔本是古埃及用石头为死人建造的坟墓,而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是以玻璃这一透明的材质建造的,这是一个为活人而设计的艺术品。一座透明的金字塔可以通过反应周围建筑物褐色的石头产生对旧皇宫、对历史、对艺术文化的足够敬意,同时它是充满生命力的、面向未来。在这个每年接纳百万游客的博物馆中,这座坐落在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可以容纳下更多的游客,这极好的满足了对实际生活的现实要求——即利于人,这一道德要求。也充分体现了金字塔这一设计概念的“合于理”的特点,即前文所说的既崇敬过去又面向未来的特点。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这使得它虽然有着打破常规的新意却能够最终为人们所认可。

(二)艺术的枝桠——透体透明的符号

作为一项为大家所认可的设计,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极高的艺术性自然不言而喻。实在想象不出除了这座金字塔,还有任何固体的扩建部分能够和已经被岁月长河侵蚀的暗淡无光的旧皇宫浑然一体。广场的大水池被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切出了一个外宽里窄的梯形平面,被用作卢浮宫博物馆新的主入口。多个三角形在水池中旋转了90度,形成了精妙的平面组合,从线条、结构和布局上都独具匠心。水池围合着的玻璃金字塔主塔,塔身透出淡淡的蓝色,这正是巧妙运用光线和水产生而产生的效果。而塔身的蓝色正好又与卢浮宫主体建筑屋顶上的深蓝相呼应,产生了色彩上的协调的艺术效果。正三角形的建筑形态又与屋顶向内倾斜的态势协调了空间关系,使整个外部空间更加有美感。水池外的地下设施采光井也被三个小型玻璃金字塔遮盖,从不同的角度烘托了主塔,水池中喷涌的水柱增强了玻璃金字塔的动感效果,使得静止的建筑物有了生命力。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内尽管是简明的现代建筑风格,但设计并没有拘泥一般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经过局部的倒置、旋转、收放、进退加上高超的光学设计,让整个地下空间显得非常丰富而生动,毫无沉闷和枯燥之感。中厅的一角上,一个曲线优美,体型硕大的旋转楼梯直通从四周方柱上凌空挑出的平台,乳白色的大理石贴面,让平台保持了与周边展馆装饰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完成了向着钢构和玻璃的过渡。平台支座上精钢弦杆组合成金字塔巨大的空间网架,上面覆盖着大面积的本色玻璃,以三角形为主题形成了塔身优美的几何构图,透过金字塔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上古典主义风格的卢浮宫优美的建筑形态。棱角分明的玻璃金字塔与周围厚重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群形成了新与古、明与暗,轻与重之间的强烈对比,矛盾中形成了相对的统一,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