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算得上失败的?

如题所述

失败的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的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反映重要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不尊重我,年纪小的时候,一个不高兴就发脾气,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跟他说话,常常被无视,回怼,沟通困难,经常和父母顶嘴吵架,对父母讲的道理不屑一顾.....
这让许多家长着实委屈,我这么爱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换不了孩子对我的基本尊?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孩子之所以会变得不尊重父母,其实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导致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败。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失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无原则溺爱孩子
有一种父母,能把心掏给孩子,但却换不来孩子的尊重。他们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没有规矩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给孩子各种特殊的待遇,最终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越来越卑微,这样一种溺爱和过度的保护,不仅不会让孩子记得父母的爱和付出,反而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可以呼风唤雨。这类孩子大都是自私霸道,心中没有他人的人。
曾经看过这样的新闻
江苏一个12岁的小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偿还。妈妈说了他两句,孩子当场就对妈妈动起手来,当众死死的掐住妈妈的脖子。
一个10多岁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打奶奶,用脚踢奶奶,面对路人的指责也是相当不屑,甚至是破口大骂。而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奶奶没有说一句狠话还护着孙子。
我们需要知道过度的溺爱孩子,会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和性格的缺陷,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想要,而又无法得到的这种情况,这是他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从中可以让他体会到失望感和挫折感,家长不必因此而伤心难过,应当引导孩子在挫折中学习,认识和调节情绪,让孩子渐渐明白,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孩子会在这样的过程中,打破婴儿期的全能自恋感,走向人格的健全与成熟。他也会慢慢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明白别人对自己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逐渐发展出同理心,懂得尊重大人,学会珍惜感恩和回馈爱。
2.不懂得尊重孩子
很多做父母的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和自己一样同等的,独立的个体,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其实这是在思想观念上走入了误区,在这种认知方式上,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如忽视,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对孩子的需求不重视,不满足,随着嘲讽,打击孩子。承诺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不能认真倾听和回答孩子说的话,包办孩子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
很显然这些教育方式都违背了孩子的自尊自主独立的需求,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里缺少了尊重,那么孩子也不会尊重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明显变得爱顶撞父母,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甚至动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心理上渴望独立和更多自由空间。思想上有经常陷入迷茫。
当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时,就会觉得孩子没有以前听话,总是故意跟自己作对。
如果这时,家长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那么亲子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距离越来越远,父母也会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
所以说,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都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3.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
莫言说: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教传。
很多家长总是用双重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孩子不许看电视玩手机,自己却天天追剧,打游戏刷短视频,孩子必须早睡早起,自己却可以熬夜睡到日上三竿,孩子要爱阅读爱看书,自己却从来不摸书学……
真正能够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父母,一定是努力做好自己,用一言一行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的父母,有了孩子家长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给孩子传递勤劳,积极向上,坚强,不放弃等优秀的品质。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又是成功的呢?
1.在孩子面前有威信
父母想要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愿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会如何为人父母严于律己,这样才能谈得上教育孩子,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及时补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这样父母说话才有分量,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
2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
父母教育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要尊重自己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
3经常会换位思考,
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多体会孩子的苦恼,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孩子的需要,父母只有与孩子同忧同乐,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愿意与父母亲近,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大大改善。
4.教育孩子方面机智理性。
在批评造孩子的错误时,父母讲究方式方法,不直接打骂,而是让孩子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鼓励他改正。
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自身的行为来影响感染孩子,而学校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两者缺一不可,都非常重要,作为父母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1
对于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在多个方面实现平衡和协调,如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激励、引导和规范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了重大问题,就可以说是一种失败的家庭教育。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因素:

1. 忽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家长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而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和精神需求。

2. 过度溺爱或过度严厉:过度溺爱的家长容易让孩子变得依赖和无能,而过度严厉的家长则可能让孩子变得逆反和叛逆。

3. 缺乏明确的规范和界限:孩子需要有清晰的规范和界限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缺乏这样的指导会让孩子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4. 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5. 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到能够向自己的父母寻求支持和帮助。

如果一个家庭在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就可能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第2个回答  2022-11-02
不懂礼貌。
看过一个小视频,某公交车上,一个男孩屡次三番用脚踢一男子的手,男子一直盯着他,最后直接站起来就把男孩摔在地上。网友们却有点一边倒,都说熊孩子有错在先。确实,没礼貌的孩子,父母不管,总有一天会为此付出代价。有的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各种无理取闹,在父母的眼里都不觉得是大事。可是在社会上,确实不可能一直惯着他。

而懂礼貌的孩子,无论是邻居还是班级,都会招人喜欢。据科学统计数据表明,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更容易成功。
不守规则
有一次带儿子去排队坐公交车,后来一个邻居奶奶也来坐车,奶奶在排队,却示意孙子直接钻过人群跑到最前面去了,那时候儿子很小,看见平时一起玩的小哥哥跑到前面去了,也想跟过去,我说:不好,我们要排队上车。其实,数了数排队的人群,都会有座位,根本没必要先钻到前面去。
总让孩子不守规则,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可能就带到学校中去,也会影响老师对他的看法。
第3个回答  2022-10-20
打击、命令类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