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白色污染的目的和意义?

如题所述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稀、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而成为固体废物,并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以至造成城乡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白色污染主要来源有塑料食品袋、食物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这些塑料垃圾不易被自然所消纳,滞留时间长达 200-400年,有的达 500 年,严重影响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有两大类:

(1)视觉污染。在城乡、旅游区、水体或道路,散落的废旧塑料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整体美感,破坏市容和自然景观。

(2)潜在危险。由于难降解,造成长时间生态环境问题:废旧塑料混入土壤中,给耕作造成困难,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在陆地和水中,被动物当作食物而吞入,导致动物生病或死亡;被埋入垃圾场,造成垃圾场地松软,造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滋长,污染地下水及环境;由于塑料是易燃物,随地抛弃,遇甲烷气或明火时易产生火灾。

消除白色污染,必须做到: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②重复使用塑料制品以减少废弃量;③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加以利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