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4 《非暴力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1.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2.我们经常把外在刺激等同于内在原因。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内疚被运用来控制人;那么指责他人就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3.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和惩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烦恼。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    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

“合理的愤怒”?
1.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
2.在我们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3.与其沉浸在“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4.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暴力的种子
下文是我在瑞士监狱中与约翰的谈话记录。我想借助它来说明区分外在刺激与内在原因的实际意义。

约 翰:“三个星期前,我向监狱的官员提出了一个请求,至今他们仍没有反馈。”【郭路:陈述事实】

马歇尔:“发生这个事情后,为什么你会生气呢?”

约 翰:“我刚才已经和你说了,我生气是因为他们没有回应我的请求。”【郭路:把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没有认识到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马歇尔:“等一下。在你说‘我生气是因为他们……’时,停下来想一想,你和自己说是什么让你生气了?”

约 翰:“我没和自己说什么。”

马歇尔:“好,现在停下来,好好体会一下你的心情和想法。”

约 翰:(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告诉自己,他们一点都不尊重人,他们冷漠无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们真是一群混蛋……”

马歇尔:“谢谢。这就足够了。现在你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了吗?是因为这些想法吗?”

约 翰:“但是,这样想有什么不对?”

马歇尔:“我不是说你这样想有什么不对。我也没有说,你不该说他们冷漠无情、自私……。但是,这样的想法让你很生气。想一想,你有什么需要,‘在此时此刻,你需要什么?’”【郭路:我生气,是因为我……(有怎样的需要)】

约 翰:“(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马歇尔,我需要他们让我去参加那些培训。如果我无法参加那些培训,出狱后,我还是会再进来的。”

马歇尔:“现在你把注意力放在了你的需要上。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约 翰:“害怕。”

马歇尔:“现在,假定你是监狱的官员,而我是犯人。如果我把你看作是冷漠无情的官僚,即使我没有当面指责你,那样的想法也会通过眼神流露出来。如果我和你说‘ 我真的很需要那些培训,如果无法接受培训,我担心我迟早还会被送进监狱…… ’与把你看作是冷漠无情的官僚相比,哪种方式更可能使我的愿望得到满足呢?”

 (约翰眼睛直盯着地板,沉默不语。)“嘿,伙计,在想些什么?”

约 翰:“说不出口。”

三个小时后,约翰过来和我说,“马歇尔,我真希望,你两年前就和我说你早上的那番话,那样,我就不会杀了我最好的朋友。”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痛苦是由其他人造成的,并认为那些人应该受到谴责或惩罚,那么,就像这位年轻的囚犯那样,他们播下了暴力的种子。

有一次,我发现我的小儿子从他姐姐的房间拿走了五十美分。我问他:“布莱特,你问过姐姐了吗?”“我没有拿她的钱。”他答道。这时,我想到那四种选择。我可以说他撒谎或说他不尊重我,可是 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然而, 如果我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或直接表达我的感受和需要,我的需要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作出选择后,我表达自己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行动而非语言。我倾听他的感受——他感到害怕,他的需要是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惩罚。通过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的感情加深了,这样,我们就能使双立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然而,如果在和他说话时,我已经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说出来,他一般就会由于害怕而不敢说出事实。换一句话说,如果把他人看作是说谎的人,那么,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知道说出事实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呢?

如果我们满脑子是非对错,把某些人看作是贪婪的人、不负责任的人、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那么,我们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和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说:“你知道,你们是名副其实的地球杀手,你们不能再这样滥砍滥伐了!”很明显,以这样的方式去和他们沟通,很难得到积极的回应。在受到指责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上。

当然,指责他人有时可以使我们达到目的——出于害怕、愧疚或惭愧,他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然而,以这样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也是在使用暴力。

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我们制造了新的问题。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这样,就长期而言,我们给自己增添了更多的麻烦。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

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

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郭路:这就是智慧滋长表的前两步:先客观回放之前的场景,然后找一下自己情绪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我们情绪的根源在于自身尚未满足的需要。】

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 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如果我把某个人当作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郭路:在表达愤怒前,经历了三个步骤。】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 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 ——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郭路:表达感受。老师说,沟通和表达感受的目的是为了和对方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的。太经典了!牢记:非暴力沟通是爱的语言。】

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郭路:因为发泄了情绪,很解气。】

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郭路:引发不安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当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时,会发现这些需要不符合所谓要当好人的条条框框,不符合“完美”和“好人”的标准。这样的需求太真实,让我们一时无法接纳。我们已经习惯了用脑的生活,对于心发出的声音,无所适从。更进一步讲,我们不安,是因为我们不看重自己独特的生命,我们习惯于活在别人的眼中。】

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 “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海鹰:郑委老师一直在强调,有情绪不处理问题,但是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师讲离开现场,这段话告诉我们,离开现场后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和自己相处,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也就是智慧滋长表的流程。

先倾听他人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有些人,对一些种族和民族,有着某种特定的看法。在过去的30年,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人,并和他们有过交流。有一天清早,我从机场乘出租车前往市区。突然,车内的喇叭传来出租车调度中心的声音:“请到犹太教堂门口接费希曼先生。”接着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先生嘀咕了一句:“这些该死的犹太人起得这么早,把别人口袋的钱都掏光了。”

听到这句话后,大约有20秒,我十分恼火。在年轻时,听到这样的话,我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揍他一顿。这时,我深呼吸了几次,然后,静静地体会自己的痛苦、恐惧和愤怒。我很在乎自己的感受。我意识到,我生气并不是因为我身边的那位旅客,也不是因为他说的话。虽然他的话激发了我心中的火山,但我知道,我的愤怒和恐惧早已潜伏在那里。【郭路:实例详解表达愤怒的前三个步骤:第一,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第二,体会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感受,看到并允许这些感受存在,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生气了;第三,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我靠后坐了坐,留意那些想伤害他的念头。我甚至想到了他被我狠狠揍了一顿。【郭路:如果不让这些念头在脑中停留,也许就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了!】

这样,我渐渐平静了下来,并开始去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郭路:先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心情平静了,再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安抚了自身的情绪后,心情平静了,才能以空杯心态去倾听别人。】

我脱口而出的是:“你感到……?”我试图去了解他的痛苦。为什么?我想了解是什么样的痛苦使他对犹太人如此反感,我还希望他能领会我的感受和需要。我知道,如果他还处于痛苦之中,他就无法倾听我的心声。于是,我想先去了解他,倾听他的心声,并表达我对他的理解和尊重。我过去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可以理解他,那么,他也就能理解我。这并不容易,但他将能做到这一点。【海鹰:这里作者分享了一个表达自己感受和需要的技巧,就是先用心的获取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当对方被理解,被接纳以后,他的心才会为我们打开。这和共情同理。】

“你有些不满吧?”我问他,“听起来,你可能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他看了我一眼。“是的,这些人真惹人讨厌,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钱。”

“你有点厌恶他们,在经济上和他们有来往时,你认为自己需要小心点?”

“正是!”他大声说道,接着他就继续表达他的看法。我一边听他讲,一边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我意识到,他感到担心,想保护自己。作为一个人,我明白“担心”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保护自己”又是多么地重要。当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就会发现彼此作为人的共同点。【郭路:作者在悦纳这位司机,当悦纳时,他充分尊重对方,他对司机的生命有敬畏心、慈悲心。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老师上课时,说“悦纳就是尊重”,明白了!如果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能发现彼此人性的共通点,那么我们就能加深彼此的关联和关系。】【海鹰:对对方的感受感同身受,慈悲心就由此而生。】

虽然,我极不认同他的想法,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如果我不强调我与他人的观念的不同,我就较容易接纳他们。特别是当我遇到一个有像他那样想法的人时,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愉快得多。【郭路:区分感受和想法,就是活在当下。也就是我们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而只是用心去观察、感受。】【海鹰:这段话道出了怎样用心不用脑。用心就是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不在意对方对待事情的具体观点和做法,也就是不用脑判断对方的对错,如果我们拥有了获得对方感受和需要的能力,我们就很容易和对方共情,也就是同理心。】

那位先生一直诉说着他的忧虑和不满。不经意间,他已经从犹太人谈到了黑人。看起来,他渴望有人了解他的痛苦。我静静地听着,大概十分钟后,他停了一来。他觉得我已经理解了他。

接下来,我就告诉他我的感受:

马歇尔:“一开始,听到你对犹太人的评论时,我很生气,也很伤心。因为我对犹太人的印象和你说的很不一样,我真希望你能有一些别的体验。我想请你告诉我,你怎么理解我说的话?”

他: “哦,我并没有说他们都是……”

马歇尔:“对不起。我想请你告诉我,你怎么理解我说的话?”

他: “你在讲什么?”

马歇尔:“请让我重复一遍。我真的希望你听到我的痛苦。你听到我的痛苦对我很重要。我刚才说的是,听到你对犹太人的评论,我很伤心。因为我对犹太人的印象和你说的很不一样。我很希望,对犹太人,你能有一些别的体验。我想请你告诉我,你怎么理解我说的话?”

他: “你的意思是说,我没有权利那样说。”

马歇尔:“不是这样的。我希望你对我的话有不同的理解。我真的不想指责你。我无意指责你。”

我试着放慢谈话的节奏。根据我的经验,只要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们就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即使这位先生说“我怎么可以那样说话,我真的太不应该了”,他仍然没有在体会我的痛苦——相反,他沉浸于自我惩罚所带来的痛苦之中。

我不希望他听到指责,因为我想提醒他我的痛苦。指责别人是很容易的。人们常常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有时他们自己也同意,并开始恨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郭路:变态逻辑不会改变别人】

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痛恨我们称他们为种族主义者或别的——当然,他们也不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一旦我们注意到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或发现他们在责备自己,我们也许就需要暂时停下来,并去理解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海鹰:这一点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感受并不需要你负责,我只是想要你感受我的感受。如果在某种情境下对方感受不到我们的感受,或者对方感受到的是被指责,那么,想要表达自己感受的一方最好是终止沟通的欲望,而是将心思用在感受对方情绪产生的经历上。】

给自己时间 【郭路:缓慢而优雅地改变】

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习惯性的反应,因此,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时是很别扭的事。然而,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选择,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我的朋友萨姆•威廉斯(Sam Williams)把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形式写在了一张卡片上。每一次老板批评他的时候,他就把卡片掏了出来,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我问他,老看卡片并花时间组织句子,他的同事是否觉得很奇怪,他回答说:“我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想清楚怎么说,而且,即使时间长了点,我认为也是值得的。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与人联系。”在家里时,他更经常地使用到卡片。他向太太和孩子们解释了为什么他要花时间看卡片。只要一有争论,他就拿出卡片,认真考虑如何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作出回应。一个月以后,他就不需要再用卡片来提醒自己了。后来,有一天晚上,他和他四岁的孩子在看电视时发生了争执,他的孩子着急了,大声喊道:“爸爸,快拿卡片!”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生气的时候也能运用非暴力沟通,我建议你做以下的练习。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还给人贴上各种标签,并说长论短。请留意我们头脑中“我不喜欢抽烟的人……”之类的想法。然后,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而不是考虑他人有什么过错。【郭路:“我生气,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很好的句式啊,跟智慧滋长表的模式是多么相近。遇到问题,先内观自己,把箭头指向自己,而不是别人。改变永远是自己。老师总结得太好了!】

当然,实际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和我小时候生活的底特律街区相比,也许会少一些暴力,但也相关不远。在不顺心时,许多人已经习惯于批评和指责他人。因此,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先想一想,有时,我们甚至停下来,什么也不说。【郭路:在家里闭上嘴,让思绪飞一会儿,就没有家庭大战了,哈!】【海鹰:学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多少,做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总结提高了多少,反思总结提高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思总结提高之后又学习了多少。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和爱与幸福的理论一样,需要长期在实践中摸索,这个过程也要经历从知道到做到的十万八千里,不要着急,每一次的体验,都让我们离充满爱意的表达近了一点点。】

小 结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海鹰:这个流程大家是否很熟悉?这不就是智慧滋长表的流程吗?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滋长表的表达。滋长表侧重找我们自己的问题,而非暴力沟通侧重找我们的需要,我们的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因为需要没有被满足,这是共通的。而且从这个角度去写滋长表的话,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自己,更容易悦纳自己。如果再尝试在同样的场景获得对方的感受和需要,然后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么正向循环就形成了。】

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