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测定水稻产量?

如题所述

水稻产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两种。生物产量是指水稻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干物质总量(不包括根系),其中有机物质占90%~95%,矿物质占5%~10%,故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经济产量是指人们收获的主产品稻谷的产量,通常所说的产量即是指经济产量。水稻的产量结构是指构成产量的各种因素,包括二因素结构、三因素结构和四因素结构。

二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穗粒重。

三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粒重。

四因素产量结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粒重。

其中三因素产量结构比较常用。在确定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等因素时,通常涉及标准问题,不同测定目的往往标准不同。一般情况下可用1.05或1.06比重的盐水或泥浆水分离籽粒,沉底者即为“结实粒”。实粒数、结实率和粒重均以此“结实粒”测定、计算得出。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以达到饱满籽粒2/3程度者为“结实粒”。

一般来说,水稻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别是在高产水平下,一个因素的提高,总会引起其他因素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彼此协调,乘积最大,才能实现高产。水稻估产有卫星遥感估产、气象估产和田间现场估产等多种形式。田间现场估产比较常用,是农民和专家在田间现场操作,根据理论公式和实践经验由小面积产量推测大面积产量的方法。这里主要介绍田间测产的基本方法:

(1)理论测产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选取区域内分布均匀、有代表性的50个田块进行理论测产。每块田对角线3点取样。移栽稻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

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直播和抛秧稻每点取1平方米以上调查有效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2穴~3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以品种区试平均千粒重计算。计算公式:

亩产(公斤)=有效穗(万/亩)×穗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2×85%

(2)实收测产基本方法

取样方法,根据自然生态区(畈、片)将万亩示范点划分为5个~10个片,随机选择3个片,在每个片随机选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每块田实收1亩以上。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田间实收,用机械收获后装袋并称重,计算总重量(单位:公斤,用W表示);专家组对实收面积进行测量(单位:平方米,用S表示);随机抽取实收数量的1/10左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杂质含量(单位:%,用I表示);取去杂后的稻谷1公斤测定水分和空瘪率,烘干到含水量20%以下,剔出空瘪粒,测定空瘪率(单位:%,用E表示);用谷物水分速测仪测定含水率,重复10次取平均值(单位:%,用M表示)。计算公式:

Y=

(667÷S)×W×

(1-I)×

(1-E)×[

(1-M)÷

(1-Mo)];

平均产量=ΣY÷9;Mo为标准干重含水率:粳稻=14.5%。

(3)田间现场估产方法

第一步,根据被测田块面积确定样点的数量、大小和取样方法。被测田块的面积大,则样点的数量就多些,大些。反之则少些,小些。一般每667平方米(每亩)可以取3点,面积再大时可取5点或7点。取点方法可用三角法或梅花五点法,再多时可采用棋盘法。

第二步,测量每个样点的准确面积,调查基本数据,如总穴数、平均每穴穗数等,然后取接近平均每穴穗数的植株2~3株进行产量结构调查。最后,将各样点植株分别收割,单独脱粒并称其鲜重。有测水仪时,测定鲜重含水量,无测水仪时,令其自然风干至标准含水量,再称其干重。

第三步,根据上述基本数据,估算被测田块产量和产量结构。被测田产量=各样点风干重之和×欲测田面积÷各样点面积之和,如果测得各样点的鲜重和当时的含水量,则先将鲜重换算成标准含水量(早粳14.5%,粳糯15%,晚粳15.5%)下的籽粒重量,然后再代入上式中,同样获得被测田的产量。干、鲜重的换算公式为:干重=(1-鲜重含水量)×鲜重÷(1-标准含水量)。如果想了解该品种的产量结构,根据上述基本数据可以分别获得二因素、三因素和四因素产量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