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如题所述

(一)概况

虎林盆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范围北起完达山南坡、南至兴凯湖,西自杨岗、东临乌苏里江畔,呈北东—西南向分布,面积为9510km2。盆地为一中生代残留盆地。盆地内断裂展布方向基本有4个方向:北东东、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断裂在盆地北部坳陷区以北东东向为主,在西南部坳陷区主要以北西和北东向为主。虎林盆地大致可划分为南北两个沉积区,总体上表现为北东向展布的条带状构造格局,从北向南包括云山凹陷、迎春凸起、七虎林河凹陷、中央凸起带,穆棱河凹陷,金银库凸起,兴凯湖凹陷,南部边缘凸起8个二级构造单元。虎林盆地经历了早期拉分(中生代)、断陷扩大(古近系虎林组)、萎缩回返(新近系及第四系)3个大的时期。虎林盆地在古生界变质岩及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之上,共充填4套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上侏罗系统裴德组、七虎林组,下白垩统下云山组、上云山组、珠山组,局部地区发育下白垩统东山组,古近系虎林组,新近系富锦组、道台桥组。古近系虎林组(E2-3hl)是盆地内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下云山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滨浅海相、三角洲相。虎林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沼相、三角洲相。目前为止,完成1∶10万重磁1733个点,二维地震测线1394.14km,探井3口,其中虎1井见到0.51t/d低产油流,揭示了该区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虎林盆地石油资源量为1.08×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60.04×108m3

(二)地层分布

中生界七虎林组(T5—T4之间)该段地层的分布范围较大,面积约为1000km2,厚度为500~1000m,最厚可达1500m。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较厚,向东、西两侧变薄,区内有两处厚度达到1500m的地方。一是在128/258测线交界附近,另一处在研究区的南端140测线附近,即两处沉降中心,研究区南部的厚度变化梯度大于北部。

中生界云山组(T4一T3之间)该段地层的分布范围最大,分布在东西两处,总面积约1688km2,其中比较可靠的是东部,面积为1205km2,而西部只有三条线的控制。东部厚度为500~1000m 左右,最厚处可达1200m 以上。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南部较厚,向东、西两侧变薄。区内有相距很近的两处厚度达到1200m的地方,也可以归结为一个沉降中心,在128~140/256测线附近,同样具有南部较陡北部较缓的特征。地层的顶面T3反射层为研究区最主要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古近系虎林组一段(T3—T2-2之间)该段地层的分布范围略小于云山组,面积约为983km2。但是该段地层的特征最明显,根据钻井资料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其煤系地层发育,如果成熟度达到,推测可以形成较好的煤成气源。厚度一般为500~800m,最厚处在116/256测线一带达到900m 以上。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西部较厚,向东变薄。区内有3个串珠状的沉降中心,分别位于116/256、132/256和144/256测线交汇附近,并且向测线大号方向逐渐减薄。其顶面T2-2反射层也是研究区比较主要的不整合面,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古近系虎林组二段(T2-2—T2-1之间)该段地层的分布范围大致与虎一段相当,面积约为990km2,是属于虎林组中间的地层,也是本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段之一。地层最厚处在研究区的中部140/256测线交汇附近,达到900m 以上。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较厚,向周围变薄,区内只有一个沉降中心,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该段地层应该说与油气的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处于古近系虎林组的中段,因此可能起着储层与盖层的双重作用,在研究区的向北、向西两个方向呈现地层超覆上倾尖灭现象。

古近系虎林组三段—新近系富锦组下段(T2-1—T2之间)虎林组上段,该段地层的沉积末期由于受到燕山构造运动的影响抬升遭受剥蚀,现今的地层为残余部分,有部分地区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分布范围约1000km2。地层厚度较薄,最厚处在研究区的中部126/260测线交汇附近,大约400m。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较厚,向周围变薄。与上覆地层呈亚平行—角度不整合接触;在研究区的北部和西部T2反射层也超覆在T3之上,形成上倾尖灭现象。

新近系富锦组中上段(T2—T1之间)顶部反射T1暂定为新近系富锦组的顶面。T1反射层为研究区重要的不整合面,其分布为东西一体,面积达到1900km2以上。沉积末期由于受到压扭性构造运动的影响抬升遭受剥蚀,现今的地层为残余部分,大部分地区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残余地层最厚处在研究区的中部136/254测线交汇附近,大约700m。总体地层形态为中部较厚,向周围变薄。东部有两个沉降中心(残存):一是在136/254测线交汇附近,另一个在116~120/258测线交汇附近。

(三)构造单元划分

通过分析T5—T2反射层构造图,发现虎林盆地的构造格局整体上呈现在边部断裂控制下的中间凹四周隆起的完整坳陷形态,整体具有南断北超的特点,坳陷最深达到4500m 以上。其中,七虎林河坳陷面积约937km2

根据构造样式的变化,七虎林河坳陷可划分为4个Ⅱ级构造单元,即南部断阶带、北部单斜带、西部次凹及东部断鼻带(图3-6)。

图3-6 虎林盆地七虎林河坳陷构造单元划分图

南部断阶带 以Q8号断层为其北界,面积约120km2。南部断阶带的发育主要受Q 6号断层及其伴生断层Q8号断层控制,Q8号断层断面陡倾,南北落差巨大,该断层北面为凹陷区,沉降量大,南面为断阶带,抬升幅度大,且地层破碎。

北部单斜带 以Q 13号断层为其南界,面积约209km2。北部单斜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虎林组的各段地层沿古斜坡地形逐渐超覆,自下而上,沉积范围逐渐扩大,构造变形微弱简单。在Q 13号断层之南,进入凹陷区,虎林组各段发育齐全。

西部次凹 该构造带南北挟持于Q 8号断层与Q 13号断层之间,东界位于132测线附近,Q 6号断层、Q 8号断层与Q 13号断层等主要断层均在此处发生右阶式弯曲。该构造单元面积396km2,区内断裂稀疏,褶皱微弱,结构为轴向近东西的简单凹陷。

东部断鼻带 该构造带南北挟持于Q 8号断层与Q 13号断层之间,西界位于132测线附近,面积约212km2。该构造单元与西部凹陷带相比,断层密集,褶皱强烈,背斜部位顶削现象明显。

(四)圈闭发育情况

通过新的一轮精细构造解释,新发现局部构造8个,构造面积97.3km2;重新落实局部构造5个,构造面积88.1km2;发现落实局部构造总计13个,构造面积总计185.4km2,发现落实层圈闭总计60个,圈闭面积总计441.3km2

(五)有利区预测

根据虎参1井的标定,预测虎林组一、二段暗色泥岩的厚度和沉积相展布,在着重考虑虎一段烃源岩系的情况下,综合考虑虎一段、虎二段两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可将研究区的烃源岩划分为三类分布区。

(1)将虎二段暗色泥岩厚度大于150m的区域视作I类烃源岩分布区,这一区域是虎一段的中心沉降带,虎二段的半深—深湖相地层分布区,半深—深湖相沉积环境持续时间长,水体深,暗色泥岩厚度大,由于虎三段与虎二段继承性发育,所以埋藏深度也大。

(2)将未叠置在上述沉降中心上的其它虎二段中—深湖区视作Ⅱ类烃源岩分布区。平面上,虎一段扇三角洲相的展布范围应视作I类储层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中西部。虎一段的滨浅湖相分布区与虎二段的深湖相分布区的叠置区域,由于虎一段与虎二段继承性发育,所以在虎一段沉积时期,水体相对偏深,碎屑供给较少,应视作Ⅲ类储层分布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虎一段的滨浅湖相分布区,未与虎二段的深湖相分布区的叠置区域,在虎一段沉积时期,水体相对偏浅,碎屑供给较多,应视作Ⅱ类储层分布区,主要环绕Ⅲ类储层分布区展布。从虎参1井的泥岩发育层段看,虎二段存在一套连续厚达230m的半深—深湖暗色泥岩,其可作为七虎林河坳陷内的一套区域性的盖层。从充填序列上看,该段地层沉积期是虎林盆地进入古近系沉积以来的最大湖泛期,所以虎二段的半深—深湖相分布区应视作I类盖层分布区,虎二段的滨浅湖沼泽相分布区应视作Ⅰ类盖层分布区。综合分析,七虎林河坳陷中部为有利勘探区(图3-7)。虎参1井位于两个凹陷的鞍部,见到油气显示,证明了虎一段发生了烃类的生成和运移,为探索深凹陷含油气性部署了虎1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