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哪些“提高门槛”的营销手段你不太喜欢?

摇号?预售?

其实这两个相对来说其实这两个相对来说我比较讨厌的就是摇号购买,个人认为这是一件极极不负责任不尊重客人的行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商家搞得营销手段有很多让人讨厌的更加很多。
发传单、打折促销、朋友圈集赞领优惠券等等,这些都是蛋糕房常见的营销手段,可是它们真的有用吗?消费者会买账吗?其实,有很多商家们喜欢的营销手段恰恰是消费者十分反感的,比如强制转发集赞等,焙友之家采访了众多网友,总结出以下几种,看看你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吧。
消费者最讨厌的几种营销手段,你中招了吗?
第一种:强制转发朋友圈,要求集赞
网友@蜜糖小夕说:强行要求转发朋友圈集赞的形式真让人反感,就为了得到一个几十块钱的优惠券,就找很多朋友帮我点赞,朋友们会怎么看我?而且这种活动也太多了吧?卖啥的都让转发集赞,我看见就烦!
小编建议:如果你的营销活动真的特别吸引人,很有趣,那么消费者自然会主动转发,希望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而这种强制要求的方式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消费者反感拒绝。所以,小伙伴们努力把活动创意做得好玩有趣才是重点哦。
第二种:只有宣传噱头,不诚信不兑现
网友@莉莉家的猫说:我是一家法式蛋糕房的顾客,刚开业时他们说好的购物满200元就送50元优惠券,我当天就买了200多块钱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拿着优惠券去买东西时,店家却以活动过期为由拒不兑换。以后再也不去他们家买东西了,这不是骗人吗?
小编建议:吸引粉丝聚集人气本来就不容易,如果已经聚集大量人气,那就兑现给大家的承诺,免费试吃、抽奖同步跟上,千万不要欺骗粉丝,否则以后再有营销活动大家就不相信你了。所以说诚信是根本,不管你是大企业还是小饼店,没有诚信都是不会得到长远发展的。
消费者最讨厌的几种营销手段,你中招了吗?
第三种:针对所有人的营销
90后消费者最讨厌针对全年龄层和所有人的营销手段,他们希望有一种产品,是专门针对自己这个独立特性的小群体,恨不得对商品进行直白的标注,比如“这是深圳28岁文艺女青年专享翻糖饼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4
认筹排号和现场摇号都是开发商的策略,是营销总的必备技能,起到的作用不同,但都是为营销服务的,算计的都是你。

认筹排号是鼓励你早排号早买房,这里面就有一个压迫性的问题,核心就是把排在前面的客户“装进去”,装进去的意思就是认筹转认购。一般情况下认筹排号的猫腻主要体现在如何让更多的人买房。你看到大批人在排队,你自己排的挺靠前的就觉得机会难得,你可知道也许你身前身后的人其实是假客户,为了冲人气的,都是开发商及其亲友,以及供应商及其亲友,用来制造紧张气氛的,好把你装进去。

现场摇号要更复杂些,首先是摇到谁不摇到谁都是可操控的,你能不能买,要买哪套,有没有备选,早就被置业顾问摸排好了,如果你目标坚决非某某单元某某户型不买,可以让你先摇到号,然后“成功”选到你想要的房子,不坚决的,就被压在后面选了备选房源。这些在摇号前一夜销售经理带着销售们早就摸排过也演练过了,一切的目的都是要把所有可能的客户“装进去”,不要出现因为撞房源没选到自己想要房子而损失客户。销售经理的职责就是引导客户不要扎堆,不扎堆才能尽可能卖更多的房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房源紧张,目前上海管控预售价格的情况下,这种情况还蛮多的,那无论摇号还是排队都有猫腻,摇号的可以先把关系户摇上来;排队的话销售经理手上会留号给关系户。凯撒当年第一次买房,也是先拿了个200号,只有100套房子,然后找人找到销售经理,换了个20号才顺利买到稀缺的户型。

另外,通知你来认筹排队的时间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关系户、全款付、优质客户可能通知的早,贷款额度大、非首套的可能通知的晚。总之不想卖给你,总有办法。

原来开发商套路你,多数都是为了能忽悠你买房,你也不用太走心,决定买了总要被套路一把,想通了就好。现在在管控价格的情况下,北京上海的房子可能进入要靠关系才能买的时代,原来是全部靠钱,现在是关系+钱,开发商套路你可能是让你陪太子读书,准备好了么?
第2个回答  2019-10-24

我们通常用摇号,来购买车牌,还有购买房子,但有些商家,动辄就用摇号来饥饿营销,实在是让人厌恶。

因为房子和车牌,受到国家调控的影响,数量有限。但是这两种东西,购买的人比较多,所以只能通过摇号,来筛选用户,可以理解。

现在,鞋子这种特别普通的东西,都要通过摇号来购买,这无疑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个鞋子很贵,或者是很稀缺。这种营销手段纯粹是引人眼球,我感觉很不喜欢。

第3个回答  2019-10-24
1、新房摇号,意味着该区域肯定因为限价原因,一二手房价严重倒挂,出现套利空间。原来暗箱操作收取茶水费的话,投资客套利空间还不大。现在这种方式,投资客估计都会蜂拥而至,参加报名摇号、真的买到就赚到,自己也不损失什么,这样刚需客的中签率会急剧降低。

2、限价摇号对稳定区域房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会加剧该区域的供求关系,使该区域房价全面想卖方市场转化!这样摇号之后,大量投资客蜂拥而至,造成供需比严重失衡,而且影响了维稳房价的预期!

3、由于市场向卖房市场转化,开发商要求买房人大幅提高首付,并且要求所谓的开盘前验资领号。这些都大幅增加了刚需客买房的难度,而投资客主要有钱可以用家庭成员多报几个号,再次降低了刚需客的买房几率!

4、市场虚火因为摇号机制会大幅上涨,所谓的保护刚需客利益真的是骗人把戏!所以,真要让刚需客卖到房实在是太简单,对于首套房置业客户优先摇号就可以堵住很多漏洞,为平抑房价起到关键作用。但是事实是喊着保护的口号,实际却侵害了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刚需客的利益。

按照我二十多年的房地产营销经验来看,这种限价摇号的销售模式,就是变相的饥饿营销的模式。这对平抑房价,打击楼市投机没有任何好处,其结果必然是房价上涨的有力助推器!
第4个回答  2019-10-24
个人觉得摇号购买这种无厘头的营销手段真的很让人无法接受,比如说买房摇号,买车摇号,大家是来消费的,是有求而来的,他们作为商家让消费者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很是让人反感!知道卖房摇号、卖车摇号,卖鞋摇号的还真不多。位于山东济宁的这家匡威销售店也算是比较奇葩,想起来用抽签销售的方式来卖1670复制款鞋子。大概是要让顾客有“物以稀为贵”的感觉,目的是为了形成抢购的态势,来增加销售量。
但这种销售方式确实不怎么样,摇号销售商品应该具备一些特点,要么稀有且顾客急需、要么有极大的价格优势、要么产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等。而对于鞋子来讲,几乎大同小异,且品牌众多,顾客找不到理由非要去购买这款摇号的鞋子。故而,这种销售方式呗吐槽也是正常的。
如今,奇葩的营销方式有很多,人们的大脑思维越来越不着边际,总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比如在餐饮业,就有不少新奇的音效方式。下面给大家举几例:
1、有一个叫泰靓的餐厅,在这家餐厅里就餐的顾客需要留神,尤其是男性顾客,如果你长得帅,很有可能会被这家餐厅的服务员“调戏”,勾勾肩、搭搭背,还有可能会被服务员当做自己的男朋友,甚至会被要求吻她一口。不过,你千万别报警,因为这是该餐厅的一种特色营销模式,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非礼。
2、在郑州有一家餐厅也很有意思,如果你长的好看,在这家餐厅就餐便可以免单。你吃饭时会有几个专门的评为和一些评判规则,一旦你被幸运的评为好看的人,那恭喜你,可以在这里白吃一顿。
3、北京同样有这么一家餐厅,想出了一种特殊的营销模式,店家有10道菜的销售方式不同,菜价由吃饭的顾客自己来定,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就给多少钱,无论多少都无所谓,完全由顾客决定。这样吃饭,结账时是不是很爽呢。
奇葩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都是为了招揽顾客,使得生意增加火爆。从侧面也证明了如今的生意不好做,否则,商家也用不着费脑筋去想这些奇葩点子,也用不着摇号卖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