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你有什么感悟?

如题所述

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第二,敬重双亲。《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在春秋时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以血缘关系为枢纽的宗法制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 也是正因为如此,奉行孝悌的准则对保持社会的安定、维护君主的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孔子也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其思想主张中,孝悌就是一大重要的出发点,他认为遵循孝悌之道之人万万不会犯上作乱,“以孝治天下”便可以保证下对上的忠诚。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对长辈的敬顺、对平辈的谦恕也渐渐地消逝褪色,当下的青年人对孝顺恭让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甚至出现了大批的啃老族,这是十分不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的,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消极面致使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还很严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已越来越重要。这其中就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悌”之道又是儒家思想的基础。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才能更进一步升华成为爱民族,爱祖国,这与我们现阶段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位思考的生命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切合的。




有些不了解儒家思想的人,认为这种孝悌之道是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的,他们认为孝悌即是一种一昧的屈服顺从,是愚孝的体现。然而,其实儒家的孝悌并不是愚孝,一直以来,人们多错误地认为,根植于君君臣臣、尊尊亲亲思想基础上得以发展和完善的,且成为两千年来封建政权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其在积极推崇仁政的同时却又高度强化“君权、父权”不可撼动的神圣的统治地位,应是绝对死板、专制和没有人情味的。所以,戏文里才衍生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戏词。似乎古代的臣子也多是愚忠的,不敢违逆君主的意见;为人子女的,也只知一味愚孝,盲从于父母,不敢有自己的主见。事实却大不然。这既是对儒家的道德伦理的一种误读,也是对古代历史的一种无知。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但孔子亦曾有言,“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他的意思是,如果父亲有敢对自己直言规劝、及时忠告的儿子,就不会做出不合道义的事情。《孔子家语》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曾子犯了小过,父亲用锄柄将他打昏。他醒后问父亲:“您老教训了我,没累着吧?”孔子知道后批评他说:“为一件小事,父亲不该暴怒杖罚,而儿子也不该委身以待杖罚。如果不小心被父亲打死,人们就会指责为父不义。果真如此,那就是做儿子的大不孝。”

这个故事说的是对父母也不能一概百依百顺,依了顺了也可能酿成“大不孝”。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有度的把握,所谓过犹不及。否则,对于孝道,那就可能成愚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