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谈如何配合老师,让孩子学好语文

如题所述

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叫王海英,是银川回中的语文老师。很高兴能和各位家长一起在这里谈一谈如何配合老师,让孩子学好语文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字的书写应用能力大大低于识别能力;
2、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总体成绩均未达到及格线;
3、理解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大大弱于记忆能力;
4、写作成绩不理想,最突出的是审题能力较差,内容不充实。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不能只给孩子单方面增加压力,作为家长,应该配合老师,让孩子学好语文。那么,如何配合老师呢?曾有人说过,学好语文,须做个有心人。我说,要让孩子学好语文,家长也须做个有心人。在此,我总结为:悉心、习心、洗心、细心。
一、悉心
教孩子就如同养花,没有见过谁天天对着花,念叨“好好长吧,快快长吧”,不去浇灌、不去施肥,再把花往上拔拔,花儿就茁壮成长的。
可我遇到的很多家长,不是天天对着孩子唠叨语文学习的大道理,就是强化孩子缺点,例如“你怎么就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字都写不到?这写的是什么作文?” 孩子的感受就一个字:烦。 结果呢?孩子越发不爱学习语文了。
所以,要像照顾花草、呵护眼睛一样悉心教育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学好语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抽出足够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
过去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家长就问我说:我的孩子怎么就不跟我亲呢?其实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就问他:“你平时和孩子带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你是否花了时间和孩子一起上公园、一起做游戏?你是否在家庭生活中充分地和孩子密切接触?”这位家长很惭愧的感觉到他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了。我们家长可能过多的忙碌我们的事业,忽视和孩子足够在一起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家长很难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我想跟大家说,我们在忙碌我们的工作同时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在我的工作和教育自己的子女过程中,我强烈的感觉到只要我们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我们的孩子发展基本上是正常的。和孩子保持沟通,我认为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
那么这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家长一定要耐心的倾听我们的孩子一些合理的谈话。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的家长要做到并不是很容易。通常会出现几种情况,比如说,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是还行得通的,但是在孩子独立意识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家长总是用居高临下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我们就会逐渐的感觉到孩子和我们产生了隔阂。
2、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其实在我们身边,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生动的例子。
一个家长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和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家的一个生动的真实事情:他的儿子又一次和他的妻子发生了很激烈的冲突,这位父亲非常理智地把他们劝开了,稳定双方情绪以后提出一个建议,要求每个人就这件事写一篇作文,每个人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几天之后,父母和孩子在吃过晚饭之后坐在一起相互倾听评点他人的作文。当这个孩子的母亲在朗读作文时,这个孩子泣不成声,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母亲道了歉。
每个人都可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待事物,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容易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理,各不相让,问题就无法解决。如果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注意理解父母的想法,这种换位思考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
3、对孩子的回应要积极
我们的孩子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一些不经意的反映可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伤害,这是我们家长应该非常注意的。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回到家里会谈论很多学校里的事情和学习情况。如果孩子考试得了 100 分,兴奋得告诉家长时,家长就可能问:“班里有几个得 100 分呀?”如果孩子得 98 分,家长也要问:“有没有得 100 分的呀?”其实家长这种不经意的问在孩子的心灵上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4、把孩子当朋友,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
不要认为孩子就要听家长的,一切服从自己。十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力、分辨能力,家长要与他们谈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了解其思想,洞察其内心,才能更好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每个人都需要倾诉对象,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一味的用家长作风压制孩子,只能导致其外表的沉默,内心的抵制。我们可以再跟孩子进行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学校发生的事情,同学之间的动态,发现好的现象大加赞赏,感觉不好的苗头就讲道理,帮助他认清真伪,他思想上有什么疑惑和困难也就喜欢和你讲,你也应该像朋友一样帮助他分析、出主意,让他感觉你是他的知心朋友。
5、不断鼓励他、欣赏他
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上哪怕是一点点的微小进步,都要对他说:“看你多聪明,稍微一努力就有进步,如果全力以赴进步就更大了!”不要拿他和学习最好的同学比,要和他自己过去比,只要看到自己的成绩,就会增加自信心,把学习当成乐趣,学习起来也特别起劲。如果每次考试都说:“考这么差,看人家谁都考第一名,你怎么这么笨!”这样在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自认为根本赶不上人家,对自己失去信心,把学习当成了负担和压力。所以要不断地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二、习心
所谓“习心”,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家长当孩子语文学习不如人意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办法很简单,关键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以为,应当致力于培养孩子三种精神,六种习惯。所谓“三种精神”指重思存疑、互学共进、专心有恒;所谓“六种习惯”指出声诵读、多读多背、勤作笔记、认真书写、融入生活、勤写多练。
1、旧书不厌百回读
“一切好的书都可以在读第二遍的时候,获得益处与温故知新的喜悦”(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现代作家章衣萍回忆他的祖父教他古书时说:“我的祖父每次替我讲一篇书,或二三页,或四五页,总叫我一气先念五十遍……每篇念五十遍就能背诵了。但我的祖父以为就是能背诵了也不够,一定要再念五十遍或一百遍。往往一篇书每日是念到四百遍的”。三百多万字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毛泽东同志就读了17遍之多。“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勤奋读书,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丘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连用来编联竹简的牛皮条都断了好几次。真是“读书破万卷”哪。
2、不动笔墨不读书
毛泽东同志有一个读书习惯,就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动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在青年时代,课堂上听讲写“课堂录”,课后自修写“读书录”,另外有选抄本、摘本竺,有好几网篮。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在丰泽园的图书室里他圈点批画过的书就有1万3千多册。读书时的动笔包括在书上作批注,在摘抄本上搞摘抄,在笔记本上谈感想。

读书时的勤作笔记,实际上是一种“笔谈”,即边读书边用笔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仿佛是在同作者讨论。这种“笔谈”,使读书过程变成了反复思考、主动吸收的过程。关于作摘抄笔记,这里补充谈一点,那就是“抄读法”,这是古代大文豪苏东坡、现代教育家叶圣陶都极力提倡并力行的一种良好的“笨方法”。苏东坡说抄读是“穷儿暴富也”。
3、提笔即是练字时
只要读书就得动笔,只要动笔就得认认真真地写,所谓“提笔即是练字时”。不是说每天“特别划出时间练字”,才是“练”,其实“为实际需要”如记笔记、写信、做练习等而写字,也是“练”。练字的目的,正是为了应用,因此,“练”与实际应用不能分开,要认定,凡是拿起笔来写的时候,全是练字的时候。而且只有在应用中练,才更见成效,真正达到既快又好的要求。“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写字”,家长对此要从严要求,一丝也苟不得。
字莫遁逃,还是抄书好”,“提笔竟始凝,并驱手共脑。徐徐抄写之,徐徐事究讨”。抄读法求其甚解,手脑并用,推究深入,了解精纯,辨识细微,专心致志,渐入佳境。抄读法实在值得我们尤其学生效法。
4、生活乃语文之源
“学习得跟整个生活打成一片”(叶圣陶)。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特级教育徐鹄)。《语文课标》中提出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要发达孩子的语文学习,必须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区,与生活、与社会共呼同吸,留心观察,深入体会,这个过程不仅是加深对书本认知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意识与思维生成与发展的契机,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成长的绝佳时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我竭力要做到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有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真正地看到田野、树林、河流”。“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
5、历练之中学运用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学习语文重在运用。运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等。叶圣陶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说过:“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叶圣陶的意思就是要养成学生勤于动笔,善于动笔的写作习惯。习惯的养成仅靠一学期七八篇一学年十五六篇习作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得靠平时的小练笔,每天的记日记。
三、洗心
洗心,顾名思义“洗心革面”之洗心,即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珍惜时间,抓住宝贵的青春时光,努力作业,朝着自己的目标进步。
聊天、偷菜、打游戏……,新学期开始了,就算是一边要面对学校安排的课程,一边又要应对父母安排的补习班,可是呢,不少孩子在假期期间放飞的心到现在好像还是没有收回家,将大幅度的时间与精神花费在上网、看TV.、摆弄手机上。针对小孩们在假期里养成的电子产品依赖,有关媒体呼吁家长镇静看待,慢慢帮小孩把心收回家。9月11日,就算是开学已有一周多的时间,但浩浩(假名)还是进入不了状态,这让他的妈妈冯小姐十分焦心。冯小姐告诉媒-体,假期期间浩浩迷上了电脑,常常玩到深夜,考虑到小孩可贵的假期,冯小姐就没有过多催促。转眼到了开学,浩浩对于电脑的兴趣却不减往日,教师也反映说浩浩开课时集中力较多的不集中。
类似浩浩的问题,不少家长在说到TV.、上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时,都埋怨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教,克己力不如自己当年强,实际上,这种观点对小孩们来说是不公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小孩有了更多的机缘接触电子产品、去用它电子产品,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办学模式,这样的环境下,小孩们安心作业确实变得越来越坚苦了。所以,当小孩们对于电子产品有所依赖时,家长首先说要摆平心态,不能把所有些问题都归咎于小孩身上。另一方面,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确实影响他们的成长。电子产品依赖过重会使得小孩在心理上变得很孤僻,在人际交往方面能力很差,又不能融入现实生活,表现为情绪抑郁、多愁善感、精神不足、寡言少语,不愿加入社会交往举动与体育锻炼。所以,面对孩子的不正确认识,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帮助孩子“洗心革面”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议家长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注重亲子关系,加强沟通
因为青少年的蒙昧不仅表现在年幼,更表现为蒙昧,即心智模式不成熟,缺乏清晰的判断力,所以,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出现在小孩们身上问题,背后都有父母、家庭等诱因。面对小孩出现的电子产品依赖问题,家长应该心平气与地与小孩进行沟通沟通,探寻小孩出现依赖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2、激励小孩多与同学、伙伴相处
当小孩离不开TV.或电脑时,家长要想办法激励小孩走出家门,积极介入到体育举动、游戏等集体项目中,让小孩在集体举动中找到交往的乐趣,而不是沉溺于一个人的世界。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想教育
理想智慧的形成就是学生不断“动脑筋”的内化的结果。一位名人曾说过“理想是指引人生道路前进的灯塔,飞向胜利目标的翅膀,是点燃热情烈焰的火把。古往今来,是理想激起年轻人奋勇前行的精神。”人生犹如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人生的旅途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锐的刺,但只要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并决心去实现它时,就会荣辱不惊!因此联系最真实的生活对孩子进行理想道德的教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四、细心
“细心”的反面是粗心、马虎,这个毛病在儿童中是较普遍的,小时侯不觉得怎样,越大越令人头痛,不利于学习、不利于成材,而遍观成人中的粗心者,多是从小养成的,可见,小时侯的培养至关重要。
“细心”是一种习惯,与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一切习惯都是后天形成的。
1、要培养“专注”的习惯。做事认真、专心,能较快的集中注意力,能控制自己沉稳下来,不三心二意,不虎头蛇尾。
2、要培养“检查”的习惯。做完了事习惯于检查一下,例如,劳动完了,检查一下做得怎麽样?收拾完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做完作业了,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3、要养成“有序”和“条理”的习惯。行为有条理,物品有条理,不毛毛躁躁,不丢三拉四。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小孩子不可能自己养成,在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首先,大人要做出细心的榜样,以成人的细心来感染孩子,整个环境是细心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细心起来。
要对孩子提出要求,并坚持要求,不能时松时紧,不能无原则地心软原谅,更不能代替孩子收拾残局。
细心,可以培养生活。细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做事毛躁马虎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好像也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了。很多人还为此振振有词:我就这习惯,改不了了。事实上,细心是一种心理素质,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做到有条不紊、沉着稳当、明察秋毫的。
我想,我们孩子的家长如果能做到“悉心、习心、洗心、细心”四点,成为一名有心的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学校教育,我们孩子的语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谢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1
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学会听课,掌握老师要求的知识点。同时,学习要有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写作能力差,就一周写一篇作文,如果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如果基础知识差就每天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

1、学好语文重点之一: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记忆背诵或赏析。这类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课堂上,课上要专心,课后多花点时间去记忆背诵、理解运用。

2、学好语文重点二:阅读一定要强化,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3、学好语文重点三:提高写作能力。写作的基础是素材和思路,平时要多阅读多积累。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时间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阅读在素材积累上就可以提现出很大作用。有了积累,可以多看看那些优秀作文,找找写作的思路,要多动笔写,学会借鉴、运用、融会贯通,这样写作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
第2个回答  2020-05-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