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挡的汽车在踩刹车的时候,为什么一般都需要踩下离合器?

如题所述

踩刹车不是一定要踩离合。离合器只在三种情况下使用:起步、换档、低速时刹车(以免熄火)。一般情况降速不踩离合。紧急情况下离合刹车应同时踩。踩离合的情况主要有2种:

急刹车时候踩离合(等于是空挡)防止急停时候车子死火,目的是急刹车后还能保持车子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而且对于大部分前驱车来说空挡时候貌似车子的转向也会比较灵活,危险情况下可以更好躲避障碍物。

另一种情况就是低速时候刹车要踩离合控速,同样也是防止速度过慢把发动机拖熄火。

由于刹车同时踩离合对制动距离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最好除了山路下坡的情况外,刹车都踩住离合。

刹车离合一起踩与只踩刹车相比,这种情况让车辆一开始就与发动机断开动力连接。此时在整个刹停过程中,车辆即不受发动机制动,也不受发动机牵引,纯粹靠刹车的制动力减速。这也不是制动力最大的刹停方式,因为在刹车的前段时间内,松开油门的发动机是有制动力,但因为离合器已经断开了与发动机的连接,所以这部分的制动力是没有被贡献出来的。不过因为发动机不会被憋熄火,所以可以快速的进行二次移动;同时,如果踩错油门,因为同时踩下了离合,并不会引起突然的加速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有的情况下需要踩离合,有的情况下不需要踩离合,这个不是固定的步骤。

踩刹车时踩离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熄火,而不踩离合踩刹车不一定就会熄火。反过来讲就是,在速度没有达到零界点的时候是没必要踩离合器的。因为在拐弯的过程中如果踩下离合器,有时候会更容易翻车,因为这会让轮胎的抓地力瞬间损失很多。

三挡高于20km/h不会熄火,四挡高于25km/h不会熄火,五档高于35km/h不会熄火。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行驶过程中出现刹车的时候,每个档位必须保证在最低速度以上,否则就要踩下离合防止熄火。

不同的车速发动机要进行变速,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不同的车速发动机的传动装置要把不同的速度传给车轮。

而此时就需要把慢速的齿轮与车轮分开,用高速齿轮与车轮接合,这一分一合就要用到离合器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8
急刹车时候踩离合(等于是空挡)防止急停时候车子死火,目的是急刹车后还能保持车子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第2个回答  2019-09-07
低速时候刹车要踩离合控速,同样也是防止速度过慢把发动机拖熄火
第3个回答  2019-09-08
踩离合是为了防止车子熄火,要不然熄火了更麻烦
第4个回答  2019-09-07
目的是急刹车后还能保持车子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而且对于大部分前驱车来说空挡时候貌似车子的转向也会比较灵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