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伤私了赔偿10大忌

如题所述

轻微伤私了赔偿10大忌如下:
1、私下和解,一旦和解后发现造成的后遗症或损失超出了预期;
2、不尊重伤者的感受和需求,赔偿应该从伤者的角度出发;
3、避免在处理赔偿时使用恐吓、威胁等不当手段;
4、避免无视法律规定,随意修改赔偿标准;
5、避免不作为,处理赔偿应该及时、有效地推进;
6、避免赔偿金额过低,导致伤者不满意甚至再次进行诉讼;
7、避免瞒报伤情和医疗费用,赔偿数额应当真实、公正、合理;
8、避免越俎代庖,处理赔偿应当在法律和职责范围内进行;
9、避免薄弱环节,对于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有争议的问题,应当寻求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的意见;
10、避免不认真对待伤者的投诉和意见,应当积极应对并给予解决。
伤残补助政策如下: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4、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5、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6、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7、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综上所述,赔偿后,应该妥善保留好相关证据,并留意对方是否出现后续问题。如果对方后续有要求,应该及时咨询律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毕兆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