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哪些不易察觉的行为会慢慢导致孩子不愿袒露心扉?

如题所述

感谢邀请,我是心理咨询师郑润芝,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父母经常做这三件事情,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敞开心扉。
第一,总是批评打压孩子。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抱怨孩子的毛病,而且这份抱怨伴随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孩子无论怎样努力,父母都不会去正面肯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还会极度自卑。
第二,做孩子的教育者,而不是陪伴者。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会不自觉扮演起教育者的角色。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去评价事情的好坏,而不是去共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第三,和孩子的对话,永远是“提问式”。“你今天作业写的怎么样?”“你今天为什么不好好听课?”是父母不会沟通,这种对话方式,孩子怎么会有倾诉的欲望。固定沟通的模式,就是无形的鸿沟。
其实,每个父母都希望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但事实上,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很多家庭都只有基本沟通。

更多育儿问题,欢迎关注“果姨妈育儿”,润芝老师会在直播间一一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4
父母经常做这几件事情,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敞开心扉。第一,总是批评打压孩子。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抱怨孩子的毛病,而且这份抱怨伴随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孩子无论怎样努力,父母都不会去正面肯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还会极度自卑。第二,做孩子的教育者,而不是陪伴者。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会不自觉扮演起教育者的角色。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去评价事情的好坏,而不是去共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第三,和孩子的对话,永远是“提问式”。这是父母不会沟通,这种对话方式,孩子怎么会有倾诉的欲望。固定沟通的模式,就是无形的鸿沟。孩子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家长沟通的。父母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够与你袒露心扉。
第2个回答  2021-06-04
父母经常做这几件事情,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敞开心扉。第一,总是批评打压孩子。在家庭中,爸爸妈妈总是忍不住抱怨孩子的毛病,而且这份抱怨伴随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孩子无论怎样努力,父母都不会去正面肯定孩子,这样的孩子还会极度自卑。第二,做孩子的教育者,而不是陪伴者。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总是会不自觉扮演起教育者的角色。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父母总是去评价事情的好坏,而不是去共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第三,和孩子的对话,永远是“提问式”。这是父母不会沟通,这种对话方式,孩子怎么会有倾诉的欲望。固定沟通的模式,就是无形的鸿沟。孩子是不愿意在这样的氛围中与家长沟通的。父母只有把孩子当成朋友,这样的话孩子才能够与你袒露心扉。
第3个回答  2021-06-04

不愿承认错误,其实这不仅仅是家长的特点,我经常看到新闻上高铁占座的那些人,面对周围一圈人的质疑,还有乘警的警告,他们就是不愿起来,你说他们是不知道自己错了吗?不是,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就是不愿意在那么多人面前承认自己错了,是一种既愚蠢又简单的固执。

说回到家长身上,我记忆里有太多次我的父母固执得想要在我面前保持全知全能的形象,犯了错误就是不愿意承认,要么发脾气转移话题,要么换种说法糊弄过去。我在小时候认知不足的时候,会认为父母没错,是自己错了。

但是随着我长大,我会逐渐发觉,这件事是父母错了,我开始会想要跟父母讲道理试图让父母承认错误。但是父母这时候在亲子关系中依旧是绝对权威的那一方,他们开始用权威压制我,我依旧无法说服他们承认错误。

这时候我就开始掩盖自己的想法了,因为我发现真诚的沟通换不来真诚的回答,我说一堆长篇大论只能换来他们的气急败坏,还不如一句违心的迎合来的有效,能换来一家的和和睦睦。

这种亲子相处模式据我了解过来并不在少数,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家长想要维持自己不会犯错的高大形象,事实上这只能换来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在孩子变得比父母强大之后,也会成为一部分跟父母逐渐疏远的原因。

第4个回答  2021-06-04
孩子的观点和父母不一致。父母反驳或者打骂。这些行为会慢慢导致孩子不愿袒露心扉。心里话不愿意和父母讲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