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学霸”,初中变成“学渣”的孩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如题所述

我小时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是三好学生。但一上初中,有一种感觉就是力不从心,明明自己很努力,可是一泻千里的成绩让我一度失去了自信。

那个时候我一直弄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只能咬着牙地不停刷题,才处于中等生的位置。直到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才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问题多半出在小学阶段。

而那些从学霸变身为学渣的孩子,小学时期大多有这3个共同特征,但愿你的孩子不在其中。


一、习惯死记硬背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在13岁以前。

因为记忆的优势,有些孩子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科目,别管是数学、语文、外语,拿起书来就是背。

小学题型简单,知识点少,延伸空间又小,所以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足以应付小学知识,自然能成为学霸角色。

但孩子在13岁以后,抽象思维的迅速发展,记忆力开始下降,孩子记忆优势没有了,但又只会死记硬背,对于初中的知识自然驾驭起来很困难(我就是如此)。



二、只看教科书

有些孩子在小学时,把教科书都要翻烂了,几乎能记住每一章节,所以每次考试都是“考神”。但他们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看课外书,认为是浪费时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阅读可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语文成绩,阅读能够抍孩子的理解、认知、想象、知识面和逻辑思维。

而这些能力对于未来学习写作文、解数学题、学习历史地理、解决物理化学都是相当重要的基础能力。



三、只会刷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前面提到死记硬背的孩子,就连学数学都用背的方式,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刷题、做试卷,小学题型有限,做个10套20套卷子,自然能搞定小学数学。

但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考验的其实是孩子的思维。立体几何考验的是孩子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函数考研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

想学好初中数学要懂得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一般化思想、类比思想等等,所到底是对思维的考验,如果只会刷题,自然在初中数学面前只能举手投降!

而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培养,都需在小学阶段养成,所以聪明的家长能忽略小学成绩的欺骗性,想要培养出真正的学霸,不看小学分数,而是抓住习惯和思维的培养。



小学“黄金六年”,家庭教育要重点抓这三个方面

一、专注力

杜比克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童年时期专注力出现问题的孩子,将来高中的毕业率要比普通孩子低40%。

很多心理学专家和教育学家都一直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是专注力而非智力。教育界把专注力比作一个门,这扇门开的越大,进入孩子大脑的知识越多,程度越深。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上课45分钟,有的孩子只能学个皮毛,有的孩子却能举一反三的原因。而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专注习惯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



德国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他们以专注严谨著称。这样的专注习惯,也让德国仅仅8000多万人口,但是诺贝奖获得者却能达到1/3。

德国教育明令禁止幼儿园不可以提前学习文化课知识,但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却有专门训练专注力的课程,他们会给孩子发几张纸,或者一些专注力的游戏题,让孩子玩起来。

而这种看似输在起跑线上的方法,其实让孩子赢在了重点,所以德国孩子上小学出现坐不住板凳的状况很少!而德国的专注力游戏确实也非常有趣、实用。

二、逻辑思维

在美国的天才儿童协会中对于天才孩子的特征描述,如下图,可见逻辑思维和专注力的重要性。而想要成为学霸,想搞定数理化,拥有逻辑思维必不可少。

孩子在6岁以后,就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抽象思维发展的如何,对于未来成为学渣还是学霸有关键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训练逻辑思维的最佳方法,比如国际象棋、重力迷宫、镭射迷宫、七巧板、九连环、探案推理游戏等等,都是训练逻辑思维的经典游戏。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为什么很多孩子的阅读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很大的原因是起步晚了。家长认为孩子连字都不认识,读什么课外书,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但美国查尔教授却用他的研究打了不少家长的脸,想要发展儿童的阅读能力,第一个关键阶段其实是在9岁以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会觉得自己依然很厉害,状态还不能及时的转变过来,还停留在小时时代,在通过考试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厉害,一度陷入不想学习的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第2个回答  2021-01-11
聪明的孩子一般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头脑聪明,反应不迟钝,听话,有上进心。
第3个回答  2021-01-10
1、都容易骄傲自满
2、虚荣心都强烈
3、都爱盲目攀比
4、都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
5、没有逐渐,容易随波逐流
6、每天假装自己很努力,其实在做无用功
第4个回答  2021-01-10
这些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贪玩,他们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在初中时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