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中的三个闪光点

如题所述

马克思本人在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在第一章就着重指出了按不同情况表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劳动的二重性(这是对事实的全部理解的基础)。其次是剩余价值理论。再次是唯物史观。
——
学术专著/许光伟
新世纪迎来保卫《资本论》的时代!为迎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高潮,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建设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学术专著《保卫资本论 》。其提出“学术保卫”概念,对应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之民族取向和实践化工作理念。

该著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达成对世界历史的新理解,是重读和重写《资本论》之“双重意义”的著作——理论与方法论,高度凸显理论-实践结合之体式。所谓“中国经济学”,即从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出脱而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是用中华语言和中国思维对“经济学”的再说一遍和加以改造。其不独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之“在中国”以及各个经济学分支或流派“在中国”,要求重新检视和阐述已有的理论,对原创性的方法进行民族“寻根”。
该书认为此种研究路径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地说明了经济学方法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该著全名是《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四部分六篇,“1+19”结构安排,即写在前面和十九章正文。该著出版时没有后记,是一个遗憾。

四部分:
  第一部分 行动的语境:批判和建构 [总论]
  第二部分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地基:社会主观批判 [方法论和思想史批判统一形态]
  第三部分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建筑:社会客观批判 [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统一形态]
  第四部分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运用:中国经济学提要暨大结局 [历史和思想统一形态]

六篇:
  第一篇 总问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策略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工作地基:经济形态历史观批判
  第三篇 资产阶级工作地基:经济形态社会观批判
  第四篇 马克思的批判逻辑:历史批判之导入
  第五篇 政治经济学工作逻辑:《资本论》究竟怎样炼成
  第六篇 蕴涵中国历史规定的批判逻辑:对马克思革命的继承和超越
学术著作《保卫资本论》图册

《资本论》写什么?《资本论》内容博大精深,体例完备。其阐说社会历史经济的内在逻辑。客观批判和主观批判也。第一卷说明历史发生学,第二卷说明系统发生学,第三卷说明现象发生学,第四卷说明“认识发生学”(基于科学抽象法的批判)。由此看来,马克思资本论是一部实践性强的读和用的著作。它提出发生学的批判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这种工作方法。这也是把《资本论》视为史书的依据。从史书工作立场出发,重整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可指望也。

然而,“保卫《资本论》”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似乎总是一本“看不懂”的书,忝为方法论著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确实没有通常那些作品惯有的体式(“款式”、“体例”、“形式”、“格式”),不仅书名中缺乏“方法”字眼,而且,内容全不由有关于方法论的“知识”所组装。于是乎,这就难倒了有信心读完的人。《保卫资本论》作者难免预先题录一些“题外话”,权作“画蛇”。

作者寄语:本书历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重要条目,全面检阅这些条目的工作逻辑,以之为“史眼”,管窥诸种经济形态之“得失成败”。确实为关于中国工作用语探索之方法论著作。

这是一种行动呼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犹如马克思所言:人类始终不是在开始一件新的工作,而是在自觉地从事自己的旧工作。希望仍旧在脚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