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媳妇不爱去婆家,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时候?

如题所述

因为都是自己父母的儿女,婆家虽说是理论上结婚后的家,公公婆婆是父母,但是实际上感情肯定及不上自己的父母深,过年过节,儿媳妇也是特别想念自己的父母的,想陪在自己的父母身旁,不愿去婆家也是人之常情。

再者就是一般婆媳之间都有矛盾,去了十分拘谨不说,万一惹的老人不高兴,就得不偿失了,一家人过不好节不说,还给自己惹一身不痛快,遇见不明事理的老公还会把自己数落一顿,所以说现在的儿媳妇都不愿去婆家。

现在的年轻儿媳妇都喜欢二人世界,就算是过节也是想着过二人甜蜜世界,不喜欢和父母一起过,平日里回家来没问题,越到节假日,小两口越是想过二人世界呢!更不愿意回家啦。

现代人,就不要再树立“过年必须回XX家”这种老观念了。如果都在本地,离得近,过年两边都聚半天聚一天,那是应该的。距离远了,就需要量力而行。离得远的,四五年一个轮回最好。

婆家过年,岳父母家过年,自个小家过年,国内旅行过年,出国过年,老人来小家过年,都是选项。不是过年的时候,有空也可以回老家。亲情好的,不过年的时候聚聚也像过年;亲情不好,过年聚聚也是受罪。大多数人,回自己父母家,都是回到自己的舒适圈半径,但是配偶不是。不要把这个当作强制的义务,彼此遭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1

因为婆婆不是妈,也没有生养过自己,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不管关系再怎么亲密,也不能取代自己的亲妈。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每个女孩都想趁机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在婚姻当中都会存在婆媳矛盾,婆婆和儿媳共同争一个男人,免不了争风吃醋。婆婆不甘心把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拱手让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如果儿子在对媳妇唯命是从的话,那么婆婆必定会内心非常失落,通过婆媳矛盾来找回内心的存在感。

儿媳妇和婆婆是两个年代的人,两个人就算出现了矛盾也很难沟通,现在新时代的女性根本就接受不了老一套的思想,也不愿意跟他们沟通交流。所以出现了矛盾就只能任其恶化,甚至严重威胁到婚姻关系,走向离婚的道路。

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明智的婆婆,他们知道儿子结婚之后就拥有自己独立的小家庭,从而不再干涉他们,这样就很少有婆媳矛盾。但是天底下大多数的婆婆,都是不甘心退出儿子的世界,过分干预儿子的家务事,从而引起媳妇的反感。

婆婆和儿媳最好不要住在一起,难免会磕磕盼盼,倒不如分开住,见面少了矛盾自然也就少了。儿媳妇和婆婆之间没有必要计较太多,因为没有血缘关系,倒不如淡然一些。

第2个回答  2019-09-21

自古以来婆媳的问题是最难缠的事情,很多情侣结婚,婚后的生活女方开始不是那么容易适应,所以都很容易跟婆婆之间发生矛盾,很多女人都是委曲求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女人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现在的女人各方面条件并不比男人差,现在的女人都是都是独立自主,她们现在可以表达自己的一个意愿,不爱去婆家,也不想去婆家过年。

其实女人结婚之后,跟一个男人组成一个新的家庭,就是两个家庭结合在一起,双方之间的生活习惯饮食等等,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尤其是儿媳、婆婆之间的处事方式可能会产生矛盾,婆家的人不一定习惯或者是喜欢儿媳做的事情。

有句话说得好,婆婆永远是婆婆,不是自己的亲妈。你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儿媳在婆家需要招待客人,下厨做饭菜,可能父母会体谅自己的女儿,但是在婆家会处于感觉不自在的状态,尤其是90后的儿媳,她们自己还是小孩子,肯定也不会喜欢看老人的脸色

大多的年轻人都喜欢过二人世界,尤其是过节的时候,他们喜欢新奇特的氛围,不像老一辈喜欢团团圆圆一大家子过,儿媳扮演的角色通常都是当一个老妈子,围着全家转,我想没有一个儿媳喜欢这样子的。

第3个回答  2019-06-03

我相信两口子刚开始结婚的时候,女方还是愿意去婆婆家的,至于后来为什么不愿去,确实不是女方一个人的问题。

有以下原因:

一:人生地不熟。

人“生”,自然是婆婆不是自己妈,而是一个必须尊敬且自己并不了解的长辈,突然因为跟老公结婚就要叫她妈妈,可是这仅仅称呼上的亲情,却没有半点实质意义上的感情,家里其他成员:公公、大姑小姑等等也是一样,只有称呼没有感情自然没有共同话题,也聊不到一块。

而这时,男方不仅不及时体谅自己妻子的处境,反而总以为妻子一回到婆家就变得话少冷淡,公公婆婆一家人有说有笑妻子却怎么也不愿融入进去,显得不合群,男方就认为女方不喜欢他的家人。

可是别忘了,感情是需要培养的,不是叫一声爸,叫一声妈,那几十年的养育之恩陪伴之情就突然生出来了,突然就有了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爱。(男女双方一样)

没有爱,交流就只会冷淡而浮于表面。地不熟:想想,那是男方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他有乡情,于女方来说就是陌生的环境,走到哪都不是自己熟悉的样子,安全感也减少大半,自然不喜欢。

没有安全的环境,人出于本能会拘谨、紧张,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

二:饮食习惯。

别说南北差异如此巨大,就是邻县在饮食上的习惯也不尽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咸甜辣淡是十几二十几年养成的习惯,去了婆家都得适应婆家人的口味。难受啊。特别是那种娘家生活条件好于婆家的,婆婆做饭手艺不怎么样的,婆婆卫生方面做得不好的…这对于女方来说,真的难以容忍。所以,干脆不去了。没有合胃口的,甚至吃不饱饭,想想对一个女生来说,嗯嗯…你猜会怎样?

三:婆家家庭氛围不好的。

一去婆家,公公婆婆就摆脸色说你大哥大嫂怎么怎么样,二哥二嫂又如何如何的,大姑小姑咋地咋地……反正你去了,就是个负能量回收站,等你走了,收了一包气,背后还免不了被说。

四:怕催二胎。

要是帮你带孩子也还好,要是不帮你带吧,还非得要你生个儿子,因为头胎是个姑娘,他家有王位继承,才不管你累死累活房贷车贷的呢,赶紧给我生个孙子,否则我就叫我儿子跟你离婚!你气不?遇到这种婆婆,是不是要远离?

五:自身夫妻关系不好。

想想,睡在自己身边的男人对自己都是可有可无,生活的压力已经代替了夫妻之情,每日各自刷手机也不愿意和妻子多说说话,帮助妻子多分担一点家务。妻子已寒心,去婆家做什么?你如此对我,还想让我替你去孝敬你爸妈,替你争点面子?你不是什么都不需要我吗?你不是牛吗?那你一个人回去吧,咱们逢年过节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六:最常见,婆媳关系不好。

这类婆婆经常因为跟儿媳妇争夺儿子的“爱”而互相厮杀。最后儿媳妇发誓与婆婆势不两立,婆婆发誓要赶走那个小妖精。到了这一步,能离的都离了。没离的,儿子不管站在那一方,最后都导致儿媳妇不愿意去婆家。

此处婆婆与儿媳妇争夺儿子的“爱”包括了90%婆媳矛盾的根源,从心理角度分析,婆婆得不到他老公的关怀,或者没有得到她自己婆婆的喜爱,于是把媳妇视作敌人,她需要转嫁痛苦,或者儿子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不容任何人分享,矛盾自然少不了。体现就是:没缘由看媳妇不顺眼,挑拨小夫妻关系,事事都想控制她儿子,插手夫妻间的事,嗯…不敲门随意进入小夫妻房间…嗯,太多太奇葩,举不完的例子。

总之,这一条,挑战了太多儿媳妇的认知,特别是妈宝男的,这种婆婆简直是有多远躲多远。妈宝男也是,要远离。

其实,婆媳关系,不是婆婆和媳妇的关系,而是婆婆、儿子、儿媳妇的关系。要想这关系处理好,儿子才是核心、关键、重要的一方。(具体不做分析了)

第七:公公婆婆文化低下,父母行为有不检点的。

比如,婆婆动不动破口大骂,公公随时烟酒不离口,没事还穿个大裤衩满屋子走动。

婆婆躺床上不能动,公公没事到村子里偷看人家小寡妇………

这样的话,儿子还能找到儿媳妇已是万幸,就不要再要求女方去做什么了吧。虽然说夫妻头同体,但原生家庭带来的这些伤还是不要再让妻子去接触了吧。保护好你的小家庭,才是一个男人最该做的事。否则,后悔的还是你。

第4个回答  2019-09-24

大多数儿媳妇还是在婆家过年,只是有一小部分而且是因为婆媳不和,就不愿意在婆家过年。这是因为婆婆和儿媳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就很容易发生矛盾,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婆婆再好也不是亲妈。

这事我深有感触,无论我怎么讨好婆婆,在他心里,始终是一个外人,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时,一旦小姑子来家里走亲戚,婆婆就会干这她的脸说我的坏话,经常说我不赚钱还好吃懒做。其实我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只是有一儿一女要照顾,而我的女儿才半个月,婆婆也不愿意帮我照看,所以我就只能辞职在家带娃。

但是婆婆一点都不理解,在她心里我没有任何收入的人,所以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他可以随便指责我,说我花他儿子的钱。但是他从来没有心疼过我这个儿媳妇,反而觉得我说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好像我欠他们家的一样。所以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不愿意呆在家里过节,尤其是小姑子来的时候,我总是这里又回娘家,因为不想给他们欺负。

婆婆和媳妇因为是两个不同年代的人,难免会有沟通障碍,无论怎样缓和好像都没有用。这个时候倒不如彼此都少见面,这样矛盾就少了,这样的关系也就自然缓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