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室内空气消毒的首选方法是:自然通风+阳光暴晒。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自然通风效果的好坏是受居室通风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居室通风良好、室外空气新鲜,通风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是密闭环境,或者密闭空间细菌较多,没法自然通风+阳光暴晒,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的消毒方法,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一、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

 

1、空气消毒剂消毒:

 

在没有人存在的密闭空间可以选择的空气消毒剂有: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注意消毒完后一定要开窗通风。

 

如果是有人的情况下空气消毒:现在只有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建议选择“CELA水”,30年日本大品牌底蕴,可以带人消毒无需特意通风换气。

 

医学研究表明,健康人的口腔环境pH值为6.20~6.80之间,充分体现了人体长期使用的消毒产品pH值不能低于6.20,pH值低于6.20对粘膜和皮肤会有损坏;pH值高于6.80则杀菌效果严重下降,甚至无效。CELA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pH值模仿人体口腔环境,无刺激,无副作用,确保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次氯酸是人体免疫系统核心杀菌物质--由人体血液白血球中噬中性球生成的有效杀菌物质之一,当细菌侵入人体内或表皮受损时,白血球会开始作用抵抗外来细菌与病毒,此时白血球就会分泌次氯酸,专门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壁,让细菌与病毒无法生存,由于与人体机能相同,就是所谓的生物相容性,不具伤害性。并具有杀菌广谱、杀灭力强、安全性高,环保性好、温和便捷等优点。

人和动物是真核细胞生物,酶系多藏于细胞的胞器内,次氯酸无法直接接触到,并且次氯酸在杀菌过程是透过氧化来瓦解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其生成物是水、氯化钠(盐)、有机糖和微量的二氧化碳等无毒物质,因此,具有无残留、无毒害的特色。

 

空气消毒组合套装

 

2、集中空调系统消毒。利用风机、制冷、制热、除湿、净化等,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新鲜度与气流速度,是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将至安全限值以内。暂时不提倡这种方法,因为疫情原因,空调会导致交叉感染。

 

 

 

3、紫外线灯消毒。室内被阳光完全照射到的几率很小,但是紫外线达到一定的波长是由杀菌杀毒的作用的。现在有一种移动紫外线灯,在室内可以进行,但是不是很方便,因为太强的紫外线对人体并不好,还会产生辐射,紫外线还会对加速一些设备的老化。

 

4、臭氧层发生器消毒。臭氧的消毒原理是依靠它的强氧化性,通过这样的氧化作用破坏病毒与细菌的细胞结构。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能去除气味,方法简单。但是臭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人有一定毒性,消毒时做好防护,最好是离开房间,消毒后直至房间内闻不到臭氧的气味才可以进入房间。

 

5、熏蒸消毒。熏蒸法使用的药剂为化学消毒液,使用时将该药剂稀释后分装在容器内,置于封闭的空间里点火熏蒸。药剂挥发后,渗透到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杀灭细菌。这样的操作性不高,容易引起火灾,不太提倡。

 

 

 

二、室内空气消毒的注意事项

 

1、对物品有腐蚀性的,比如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等消毒剂完全杀菌之后在进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居住的居室表面上看,打扫得干干净净,实际上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5倍,严重的甚至高达上百倍。室内空气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飞沫,人在深呼吸、说话、打喷嚏时,会将寄生于人口腔、咽喉部位的微生物以飞沫的形式散布到空气中;二是人的皮屑与尘埃,据测算,每个皮屑上平均含菌量达4万个,随着人在室内的活动,皮屑与尘埃可悬浮于空气中污染空气,特别是家中有病人时,在空气中可查找到相应的病原菌。

这些病菌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百日咳、肺结核、肺炎、麻疹、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病毒与腺病毒感染等。

要消灭这些病菌,应采取下列方法进行室内消毒:

通风换气与保持室内洁净

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的有效方法,据研究发现,在室内空气与外界流通的状况下,在最初30分钟内空气中微生物可减少77.3%~79.3%,75分钟内可减少96.4%~99.5%,140分钟后则基本查不到细菌,说明通风换气是十分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夏季炎热,室温高,空气稀薄,对流较差,应注意经常开放门窗通风换气;而冬季气候寒冷,室温低,保持每日通风换气二次,每次20~30分钟即可。

另外,保持室内的洁净可减少室内尘埃的数量与流动,亦可使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降低。

负离子发生器净化

开启负离子发生器,利用其产生的电场吸附空气中被感应带电的尘埃与悬浮的微生物颗粒,达到空气的清新净化。

消毒剂的喷雾与熏蒸消毒

常用空气喷雾与熏蒸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二氧化氯等。

含氯消毒剂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的浓度(含有效氯)为百万分之四百至八百;熏蒸可用醛氯合剂,用药量3克/立方米,相对湿度大于70%时点燃关闭门窗1小时;或用酸氯烟熏剂点燃熏蒸,用药量为1.5克/立方米,相对湿度大于70%,关闭门窗作用1小时。

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04%~0?4%,用药量0?75~1克/立方米,作用1小时,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熏蒸消毒时,可用3%~5%的过氧乙酸溶液加热熏蒸,用量以1~3克/立方米计算,密闭作用1小时,相对湿度以大于60%为宜;如不具备加热条件,则可用16%~20%的过氧乙酸溶液自然挥发,用量仍以1~3克/立方米计算,作用1~2小时。用过氧乙酸喷雾或熏蒸消毒,如在过氧乙酸中加入20%~70%的乙醇或异丙醇,可明显增强其消毒效果。过氧乙酸消毒后,其残余气味可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和。

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空气特别是密闭熏蒸消毒时,人不能滞留在室内。

紫外线杀菌灯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消毒用于家庭空气消毒既经济又高效,安装好后开启方便,时间便于控制,并且不损害家庭物品。考虑到臭氧对人体的危害,故而一般宜采用无臭氧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并且装置灯下方,再用反光罩,使其向天花板照射,以避免人眼直接见到光源。一般家庭每9~10平方米面积装置一盏30瓦的紫外线杀菌灯即可,每次消毒时间为半小时。紫外线杀菌灯亦可以装置在墙壁上,离地面2?5左右,灯管下安装金属反光罩斜向上方,使紫外线照射与水平面成3~8度角左右的范围内。

装置紫外线杀菌灯消毒,30瓦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微瓦/平方厘米(在距灯管垂直1米处测定),当紫外线杀菌灯强度低于70微瓦/平方厘米或使用满1000小时以上时应更换灯管。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则更好,这种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和过滤系统组成,不仅可以将抽吸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灭,而且可有效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尘埃。一般在开启20~30分钟后即可达到消毒要求,可实行定时开关机消毒。由于这种消毒器内设置的是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隐藏于机器内,因而在有人的环境中可以实施消毒,且安装使用方便,缺点是价格稍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09-04

室内空气消毒的首选方法是:自然通风+阳光暴晒。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自然通风效果的好坏是受居室通风是否良好及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居室通风良好、室外空气新鲜,通风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是密闭环境,或者密闭空间细菌较多,没法自然通风+阳光暴晒,那么还有一些其他的消毒方法,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一、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

 

1、空气消毒剂消毒:

 

在没有人存在的密闭空间可以选择的空气消毒剂有:二氧化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乙酸消毒剂,注意消毒完后一定要开窗通风。

 

如果是有人的情况下空气消毒:现在只有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剂,建议选择“CELA水”,30年日本大品牌底蕴,可以带人消毒无需特意通风换气。

 

医学研究表明,健康人的口腔环境pH值为6.20~6.80之间,充分体现了人体长期使用的消毒产品pH值不能低于6.20,pH值低于6.20对粘膜和皮肤会有损坏;pH值高于6.80则杀菌效果严重下降,甚至无效。CELA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pH值模仿人体口腔环境,无刺激,无副作用,确保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次氯酸是人体免疫系统核心杀菌物质--由人体血液白血球中噬中性球生成的有效杀菌物质之一,当细菌侵入人体内或表皮受损时,白血球会开始作用抵抗外来细菌与病毒,此时白血球就会分泌次氯酸,专门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壁,让细菌与病毒无法生存,由于与人体机能相同,就是所谓的生物相容性,不具伤害性。并具有杀菌广谱、杀灭力强、安全性高,环保性好、温和便捷等优点。

人和动物是真核细胞生物,酶系多藏于细胞的胞器内,次氯酸无法直接接触到,并且次氯酸在杀菌过程是透过氧化来瓦解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其生成物是水、氯化钠(盐)、有机糖和微量的二氧化碳等无毒物质,因此,具有无残留、无毒害的特色。)

 

 

2、集中空调系统消毒。利用风机、制冷、制热、除湿、净化等,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新鲜度与气流速度,是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将至安全限值以内。暂时不提倡这种方法,因为疫情原因,空调会导致交叉感染。

 

 

 

3、紫外线灯消毒。室内被阳光完全照射到的几率很小,但是紫外线达到一定的波长是由杀菌杀毒的作用的。现在有一种移动紫外线灯,在室内可以进行,但是不是很方便,因为太强的紫外线对人体并不好,还会产生辐射,紫外线还会对加速一些设备的老化。

 

4、臭氧层发生器消毒。臭氧的消毒原理是依靠它的强氧化性,通过这样的氧化作用破坏病毒与细菌的细胞结构。臭氧对室内空气微生物有较好的消毒作用,能去除气味,方法简单。但是臭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人有一定毒性,消毒时做好防护,最好是离开房间,消毒后直至房间内闻不到臭氧的气味才可以进入房间。

 

5、熏蒸消毒。熏蒸法使用的药剂为化学消毒液,使用时将该药剂稀释后分装在容器内,置于封闭的空间里点火熏蒸。药剂挥发后,渗透到室内的每一个角落,杀灭细菌。这样的操作性不高,容易引起火灾,不太提倡。

 

 

 

二、室内空气消毒的注意事项

 

1、对物品有腐蚀性的,比如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等消毒剂完全杀菌之后在进去。

第3个回答  2020-07-03

您好,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自然通风简单有效,不仅可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浓度,流感病毒等空气中的微生物也会大大降低。通风时间可以分为4个情况。

①起床后:起床后,房间里全是夜里呼出的废气及漂浮的尘螨及皮屑,一定要开窗通风。

②做饭时:做饭产生油烟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建议在打开抽油烟机的同时要开窗,并在做完饭后继续通风10分钟以上。

③洗完澡:浴室湿度过大容易产生霉菌,所以洗完澡要开窗通风。

④睡觉前:夜间工厂停工、路上车少,空气质量会高一些。睡前开窗10分钟,能改善室内空气,增加氧气含量,有利于睡眠。

消毒剂浸泡擦拭

对有些不耐热的物品,如一些塑料制品,不能使用高温消毒,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法。常用的消毒剂有84消毒剂、含氯泡腾片、碘伏、酒精、SRK母婴消毒液。

84和泡腾片,具有较轻的腐蚀性,而且刺激味道对宝宝的嗅觉也会造成损伤。

碘伏,刺激性小,但是多用于皮肤擦拭消毒,室内消毒用起来很不方便。

酒精,使用时候尽量不要弄到眼睛里,使用时候存在安全隐患。

SRK消毒液,属于高效消毒液,没什么味道,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适合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使用。

厨房、卫生间,这两个地方细菌室比较多的,可以世界喷SRK消毒液在物体表面,自然干,不需要水洗。一定要勤通风,防止潮湿,潮湿的环境可以助长细菌的滋生。

客厅、卧室,床单被罩沙发罩这些正常清洗,洗干净就可以,衣柜和收纳箱里最好放上干燥剂防止衣服潮湿发霉,也可以采用雾化消毒的方法,将消毒液加到雾化器里,定好时间,充分消毒环境。

第4个回答  2020-02-09
对于室内消毒方法,网友们给出了很多种方法,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等。这些不能从根本上杀菌消毒,臭氧在空气消毒杀菌领域效果很好,尤其适合家庭、食品加工厂、制药厂、养殖场、图书馆等等领域,臭氧是一种气体消毒,实现无死角消毒,边边角角的都可以渗透,主要是不需要专人值守运行,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就可以了。
臭氧的强氧化性质可杀死空气中很多病毒、细菌、真菌、霉菌、芽孢类、以及清除各种异味等。
不仅可用于空气消毒,还可以用于处理自来水、饮用水、废水、废气等,还可以用于清洗蔬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