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8

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有很多启发:

陈章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他9岁入学,26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获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四级跳”,这不能不说与陈章良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和培养有很大关系。

陈章良由于家境清贫,入学前一直在家帮忙干活,直到9岁才上小学。有些人认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他浪费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可是陈章良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学前教育很重要,学前的四年劳动,我起早摸黑在大自然熏陶下成长,空白的仅是文化。因为我年龄大一些,一入学就很用功。由小学到大学,我都担任班干部,14岁入团,就当团支书,社会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正是靠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仅用17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至博士的学业。难怪有的大学生问他:“你是否绝对聪明?”他说:“我很刻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陈章良的父母教育陈章良从小就要爱劳动,“不要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馅饼来”,“要好好劳动,努力念书,不要乞求别人为你解脱困境”。所以,陈章良最难忘的是罗立中的国画《父亲》,最难以拒绝的是父母在家乡的期待。正是与父母亲难分难舍的思想感情,使他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报效祖国、报答父母。

许许多多的事例证明,童年和少年经受过的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父母就要让孩子知道,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劳动是成功的本源,因为美好的东西如果轻易得到,孩子就会毫不在意,只有让他们亲自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他们才能懂得珍惜、爱护这些美好的东西。而那些优秀的人物、那些伟人,无一不是在苦难中,在贫困的推动下,勤奋劳作,而终于脱颖而出的。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样,很少经历风吹雨打,他们不懂世上还有“艰辛”二字。他们不懂得体贴农民,不知道爱惜粮食和敬重土地,他们已经丧失了把劳动作为美德的最朴素的理解。而让他们获得这种理解,体会这种艰难,培养起对劳动的兴趣,便只有让他们亲自去体验。

现在,许多家庭物质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尽量少吃点苦。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口袋里零花钱不断,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吃了苦。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孩子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二是使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将来更难以自立于社会。父母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天堂,难遮明日的风雨。如果从小不让孩子吃点“蹲苗苦”,将来“庄稼”就难以长好。

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一些生理和心理学家提出,要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劣性刺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饥饿与寒冷

现在的少年儿童,食欲和抗病能力普遍是不强。为了增强儿童的食欲,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有意识地让他们饿一下很有必要的。同样,为了提高儿童的防寒抗病机能,有意识地让他们冻一下也是有益的,但以不损害身体为度。

二,耐劳与吃苦

特别是城市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与劳累无缘。为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让他们经受一些劳累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三,困难与挫折

常给孩子出些经过努力便可以克服的“难题”,并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还要让他们尝试和体验挫折和失败的滋味,以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能认识到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要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这样,孩子也就不会常向大人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父母应做到以下三点:

1.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只要没有危险,父母都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比如,帮助父母扫地、擦桌子等。

2.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劳动岗位

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如洗碗、铺床等,但要有标准和要求。

3.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

掌握一些劳动技能是孩子爱劳动的必备条件,只有发现劳动中的乐趣,才能自然地养成勤劳的习惯。

童年和少年经受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