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连词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1. 语文:文言文中的连词“而”的使用方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 语文古文里的连词要怎么区分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并列连词:有 和、跟、与、同、及、而、况、况且、何况、乃至等。

承接连词:有 则、乃、就、而、于是、至于、说到、此外、像、如、一般、比方等。

转折连词:有 却、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有 原来、因为、由于、以便、因此、所以、是故、以致等。

选择连词:有 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

假设连词:有 若、如果、若是、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譬如等。

比较连词:有 像、好比、如同、似乎、等于;不如、不及;与其…不如、若…则、虽然…可是等。

让步连词:有 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

3. 文言文的连词和介词怎么区别

1.译成白话文,看译成连词顺还是介词比较顺

2.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至于介词,多用于补充说明一种状态或者方式,在应用上多具有状语的意味,另外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

例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处如果用介词是不能解释的,由于介词没有承接(包括顺接和转接)的意味,只能把“物喜”看作是一个整体的内容(动作),或者是一个切割开的两个内容,用以字表示一种行为的方式,以“物”作用于“喜”.相反,如果用作连词解析,就可以表示一种承接关系,译作:因为“物”而“喜”.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此处的以是介词,表示一种行为方式:“把,用来”的意思.若看连词,其前后的内容一般有相似或逻辑上的承接关系,这里把“以”字分情况讨论:

(1)以的前边是”必“,后边是”分人“,不具有相似或联系性,故没有连词性质

(2)以的后边为”分人“,是译作分给其他人的意思,是一个动作,不是两个内容的逻辑承接关系,因此也不能译作连词

综上,此处的以字是介词的意味,译作:把,用于.

4. 古文中“故”有哪些意思

1、名词,事故,变故.如《孟子》:“今也不幸至于大故.”

2、名词,缘故,原因.如《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3、形容词,旧的,原来的.如《论语》:“温故而知新.”

4、副词,旧时,从前.如《柳敬亭传》:“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5、名词,老朋友,旧交情.如《垓下之战》:“若非故人乎?”

6、形容词,衰退,衰老.《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7、动词,死亡,去世.《红楼梦》:“目今其祖早故,只有一个儿子.”

8、副词,故意,特意.《陈涉世家》:“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9、副词,仍然,还是.《孔雀东来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10、副词,通“固”,本来.《大铁椎传》:“宋将军故自负.”

11、连词,所以,因此.《屈原列传》:“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5. 文言文一词多义故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哪些,并各举一个

故有以下意义:

一、作名词。

1、缘故,原因。例如: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2、意外或不幸的事变。例如: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3、旧识;旧交。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4、旧的事物。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二、作形容词,原来。旧时的。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作动词,衰老。例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四、作副词。

1、故意,存心。例如: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2、同“固”,原来,本来。例如: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3、仍,还是。例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五、作连词。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例如: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荆轲刺秦王》

6. 文言文中“以”字作连词和作介词都有因为的意思,怎么区别如:赵王

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你所提的问题学术界并无一个简易的区分方法.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辨别:“以”作介词,它后面总要跟名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以”作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部分中后一部分是谓词性成分 古代汉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动词“以”基本义为“用”,引申可据上下文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八佾) 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手段和目的关系 “以”字前项是手段,后项是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如: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2)原因和结果关系 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以”可译为“以致”“因为”等. 例如: 象有齿以焚其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3)连贯关系 “以”字前后的动作行为一先一后,或者前项是后项的方式、状态. 例如: 余折以御.我折断它继续驾车.(左传·鞌之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当于连词“而”. 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射:猜谜语.(荀子·解蔽)5)偏正关系 “以”字前项用作状语修饰后项.“以”或不译,或可译为“地”“着”等. 例如: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果天假我年,或五年,或十年,沉潜于大《易》之中,那么我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作介词的“以”和作连词的“以”之区别 “以”字本来是一个动词,甲骨文“以”字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在手臂下部勾勒有一个圆团,像手执物状,表示“贡纳”、“进献”之意,也表示较抽象的行为动作,相当于“用”.《说文》:“以,用也.”“以”作动词根据上下文还可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①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论语·八佾》 ②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论语·子路》 ③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后来,在演化过程中渐渐虚化而多充当介词、连词等使用. “以”作连词,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⑤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 4.表示因果关系,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以致”.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⑤吾以捕蛇独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⑦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⑧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袁枚《祭妹文》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以”作介词,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有多种关系.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身份.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凭……身份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