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是职业病吗?

我在一矿山破碎厂里工作八年,近两年体检听力下降。请问下属于职业病吗

从事高噪音工作导致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很可能属于职业病,应该进行职业病鉴定,如果经鉴定属于职业病的。 听力下降的病因是有很多的,如果急性的突然听力下降,一定首先要到耳鼻喉科就诊,看一下是否有炎症引起的急性听力下降,例如中耳炎。那么这种情况要根据耳鼻喉科的意见来进行治疗,同时急性的听力下降也有可能是内庭动脉闭塞,那么这种情况可能要进行高压氧或者激素治疗,那么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同时也有可能是脑干的病变引起听力下降,同时听力下降也有可能是老年性的,逐渐出现的听力下降,那么也是有可能是一个生理性老年逐渐出现的,那么所以一旦出现听力下降,要看一下具体的病因是什么,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例如内听动脉闭塞,如果是考虑这方面的原因,一定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来指导进一步的专科治疗。同时听力下降也有很多其他的原因,首先要看一下是不是耳朵的原因,如果不是耳朵的原因,还要看是不是血管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06
职业性噪声聋属于法定职业病,也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职业病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噪声强度大于85分贝的环境中,就会对耳蜗造成损伤,引起职业性噪声聋。

早期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听力减退和耳鸣,初期表现为高频段3000-6000Hz之间听力下降,对普通说话和交流无明显影响,不容易被发现,但通过专业的听力测试和检查可以发现高频段听力损失。

病理检查可见耳蜗基底部组织细胞受损、变性、坏死,耳鸣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随着接触噪声时间延长病情加重,向语言频段500Hz、1000Hz、2000Hz发展,最终导致耳蜗大部分或全部受损,出现明显的语言听力障碍,影响正常的语言交流和沟通。

除了引起听力下降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心情抑郁、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胃肠蠕动、胃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胃炎及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还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外周血流变化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第2个回答  2022-02-06
算!达到听力残疾四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工人接触的噪声在85分贝以上,连续工作3年左右,据流行病学判断,就有可能对作业工人的听力产生损伤.长期接触噪声有可能会对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内分泌、生物钟等产生负面的影响。久了会造成失眠、神经衰弱、女性的月经失调、血压升高。劳动者如果怀疑自己所得的疾病是职业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诊断,或直接由劳动者本人申请职业病诊断。
第3个回答  2022-02-06
职业性噪声聋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听觉损害,是噪声对听觉器官长期影响的结果,也是法定职业病的一种。

工人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容易出现职业性噪声聋。早期噪声性听力损失可有耳闷、耳鸣、头晕等症状。由于发病缓慢,未及时检查,很多工人直到听力大幅度损伤时,才意识到自己患上了职业性噪声聋。

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热电厂的碎煤、球磨,水泥制造业的破碎、研磨,纺织业的纺纱、织造、制条,采矿业的凿岩、爆破、掘进等工种。

有的机器噪声高达100分贝,长时间接触会对耳蜗的毛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永久性听力损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