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是怎么和曾经的好友渐行渐远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15
曾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渐行渐远,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逃不开的一种无奈。

你看着给自己点赞的人的名字,想不起来他们的脸,而对方动态下的留言,你因为没有参与而看不懂,不知如何开口去问。

心事不是不想说,而是能说的契机越来越少,因为无法面对面交流,有些情绪无法感同身受。伏于肩头的哭泣,哪怕只是低声哽咽,也要比闪烁在屏幕背后的安慰管用。

你们选了不同的专业,去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增长不同的阅历。

你们不再分享同一片天晴同一场暴雨,不再读同一本书,不再用同一对耳机听歌,不再坐在同一片黑暗里看同一场电影,肆意地放声大笑或泣不成声。

某一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夕阳那么美,浓烈的色彩像是一幅经典画作。你激动地想要与对方分享,可无论用哪个滤镜也不能把这美景原样复刻,语言文字都太过苍白无力。

随着时间推移,当大家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目标,而生活圈越来越不重叠时,很多人就这样渐行渐远。

15岁时你天真幼稚,豪情万丈,说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时至今日,你依然没有丝毫悔意,可还是感叹,往事休要再提。

打败真挚感情的,大多数时候不是时间,而是遥远。


冯仑曾说过一个人脉原理,人的一生中,交往的关系人是10―30―60。

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

经常打交道的,做点事的,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前面说的那10个人。

最外一圈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起电话来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了解他的背景,最多也就60个,这60个还包括了前面说的那30个。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选择性地跟一些朋友挥手道别,是无可避免的小悲哀。

朋友之间,当“单向慈善”的成分大于“相互理解启迪,彼此帮助成长”时,弱势的一方付出多少忍气吞声、费力讨好,都只能让自己的境况愈发窘迫。

友情跟爱情相差无几,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同样不可或缺。我和你之所以会渐行渐远,是因为我在谈企业管理时,你在搜索商场打折;我在谈职场资源时,你在八卦同事魅力;我说的笑话,你听不懂,我说的悲剧,你却当作笑话??

很多东西我们聊起来各种不对劲,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脱离了超高同质性的校园,我们之间的不一样,才正式显露出来。

我就像终于见到了黄河,撞了南墙一样,清醒地看到了答案。我回头找你,却发现早已与你背道而驰,我只能将我们的过往存档,继续往前,寻找新的同路人。

如果找不到,我就一直一个人,走在黑暗中。


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陈奕迅的《最佳损友》,我都忍不住想哭,“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关于友谊的誓言,有时候竟比爱情还荒唐。曾经你觉得这人就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掏心掏肺两肋插刀,恨不能变成一个人,立誓80岁也要混在一起。转眼到了今天,竟然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而更残酷的是,学生时代的好朋友,虽然渐行渐远,再次相聚仍能酒暖回忆。工作以后和你推杯换盏的那些人,背叛和出卖你,仅仅是为了争那一点点名利。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都在继续着我们的生活,慢慢习惯了每天不再收到闲聊的信息,慢慢习惯了聚餐不再出现的熟悉的身影。

人生诸事很难长情,友情也一样,我愿始终记得你把心掏给我的瞬间,并好好守护它。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愿你万事胜意。
第2个回答  2022-03-15

有以下三个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距离远了,无法经常见面。再好的关系,只要长时间不见面,哪怕通过网络来保持联系,最多1、2年,也会慢慢疏远的。

想保持关系的最好方式,就是再忙也要找时间见面,吃饭聊聊天,一年最少一次。要不然就是好友,也会慢慢消失。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和收入,上学时,大家都在同一环境这一点还不大,但等到上学、工作、出国等情况,双方的环境差异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一点特别明显。特别是收入有非常大的变化之后,聊天时就会发现双方的关注点会完全不同,开始找不到共同语言,然后就会发现价值观开始有些冲突。

聊着聊着,一个人就慢慢消失了。比如上学时总在一起玩游戏,聊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游戏。等到一个人工作后,会发现越来越忙或者结婚了,没时间玩了,有时聊天都不知道聊什么。

两个人收入特别大的特别明显,一个普通收入,每个月光是活着都要努力拼搏,每一分钱都在考虑性价比。另一个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一年几十万或上百万,好不容易有点时间,买好的或者用钱来节省时间。这就两种人能聊着聊着就会慢慢消失的。更不说,家里条件好的,跟普通人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22-03-15
友情与亲情爱情不同,他本身的局限性就很多,在人生的长河中,一段友谊的消散几乎是必然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友情是如何产生跟维持的?

友情的产生,离不开空间与距离,你回想一下,你最初的那些朋友,是不是你的同学,你隔壁家的孩子,或者你同学的同学,你们一起上课,放学一起回家,周末一起玩耍,总之就是在一个小范围内的产生,那时候的你们大抵能明白这份友情的可贵,你们就像彼此的大喇叭、小日记,分享着、也记录着。

小时候一起摔泥巴,一起骑车上下学,一起爬树摘果子的小伙伴因为升学到不同的学校断了联系。初高中一起去食堂吃饭,下课后一同去上厕所的无话不谈的朋友因为搬家没有了音讯,那些睡在我们上铺的兄弟,随着大学毕业而四散天涯,真的就再也没有见过,打败真挚感情的大多数时候真的不是时间,而是遥远。

那时候的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总觉得未来还很长很长,总是想见识新的世界,告别了旧朋友,结交新的伙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朋友就开始渐行渐远了,“分开后的第一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见一面,过了几周我们可能在同一个群里寒暄,再过一段时间,我们恐怕也只是记得曾经跟她玩的很好。

当我们大学毕业,走向社会,逐渐老去,见识了社会的残酷,利用与被利用,勾心斗角,又觉得时日无多,就会逐渐“求稳”,放弃新的社交渠道,更愿意和关系稳定的旧友相处,没有新的血液补充进来,不禁感慨,一直玩的还是我们几个。

友情的产生,离不开空间与距离,而友情的维持也离不开这些,我们每一次角色的变迁,初中生到高中生等,都会与一部分人的空间与距离产生变化,不可能跟以前一样时时刻刻都能见到,那么有些友情就这样慢慢的淡了。

虽然有很多人觉得,我跟某某就算是几年没见面,关系还是一如既往,可是,你好好想想,可能是一如既往,就真的再见面时没有陌生感吗,真的就能做到跟上学时候那样形影不离吗,小时候那样无话不谈了吗,真的就能做到我买了一份方便面,也要分你一半吗?

要知道即使曾真心相待的朋友,也会败给渐行渐远的三观。这就是维持友情另外一个要素,那就是三观一致。

很多朋友被我拉黑了,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朋友圈无休止的炫富、刷屏、卖面膜,天天靠友情绑架,买了一份,还让我买。有的好多年不联系,联系一次是卖我保险,又或者是某多多给他砍一刀,试问这种朋友,我要他干嘛?

好好想想,班里那么多同学,为什么偏偏是你们成了朋友,难道不是因为对彼此当初的认同,有了相似的三观,有共同的话题,才有了最初的感情基础。

可岁月变迁,人总是会变得,有的人上了高中,有的人上了职高,有了人上了大学,有的人走向社会,有的人被社会打磨的各种圆滑,有的人保持初心,奔赴的前程有着不同的方向,那么就不会共同成长,而好的友谊从来不是为彼此停留,而是同步成长。

或许三观没有高下之分,却有你我之别,相似的观念把两人聚在一起,渐行渐远的价值取向又将两人分离,那些三观不一致的好友,交流不会太多,变得只适合怀念,而随着角色转换,繁忙的工作,挤占了留给回忆的那份空间,没有了回忆,那么维持这段友情的条件也就不复存在

在逐渐长大的日子里,我们有了各自喜欢的交友圈,有了想要去深交的朋友,有了想要去的地方,有了各自的奋斗方向,虽然我们还记得那些回忆,但是那份纯真只属于小时候,我们也越来越融入不了对方的生活方式。

维持友情另外一个要素就是维护成本,任何的感情都是有维护成本的,亲情也好,爱情也好,而在结婚之后,有了家庭之后,把更多的“维护成本”放在了家庭上,放在了亲情与爱情上,自然给友情的“维护成本”就好了很多。

最后一点很残酷,但也是事实,那就是层次相同的人才能聚在一起,或者说是利用价值相等,可以做到势均力敌,友谊是更权衡利弊的关系,大多友谊的维系,都是考量过维护成本和情感收益后的决定。

所谓老友,既是每个人心里最初的地方,也是失败时才会想起成功时淡忘的那个地方。

那么对待渐行渐远的友情,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一、不必强求

有些友情就是这样,他只能陪你度过你成长道路的一段,而不会伴随一生,放开心态,可以怀念,但不可强求。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都有不同的路要去走,注定会在某个路口分开,难以接受,却无可奈何。

二、感谢对方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求而不得,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事业,感谢他曾经给你的陪伴,给你的关心,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但仍然也要感谢他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要是知道结果,要是知道我们以后会分开,仍然会在当初选择认识你。

三、珍惜现在

珍惜现在还把你当朋友的人,珍惜现在还能聊的来帮忙的朋友们,人到中年后,友情确实跟奢侈品一样,特别是那些交心的友情,少了一个,就真的少了一个。

很多人,说了太多再见,最后真的再也不见。

很多人,说了太多改天,却永远等不到那一天。
第4个回答  2022-03-15

首先是距离,长大后,各自都生活在了不同的城市,想见一面很麻烦。

其次是时间,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忙碌,很难有统一的空闲时间,因此很难聚集在一起。

然后是大家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阅历都已经不同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差异,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共同话题。

最后呢就是各自都在不断的认识新的朋友,自然而然的就和曾经的好友渐行渐远了。

第5个回答  2022-03-15

然后怎么和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其实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由于一些工作上的原因或者是成家立业,

以后都要为家庭的生活着想,所以说就少了一些聚会和一些玩耍,所以说主要是因为责任越来越大,我会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就会越来越远。别以为找个真朋友陪伴是一件易事,其实很多时日相伴在身边嬉闹的友人,未必真的能在你最需要他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遑论能够心思敏锐地觉察到你的需要,进而给予你心灵上的支撑。有些人之所以非常感谢陪着他一起哭一起笑的朋友,正是在于对方细心敏感地觉察、了解他的情绪与需要,进而愿意陪伴、支持着他顺利地跨越任何人生难关。



因此,一个人可以有很多朋友,这的确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在这些朋友群中,是否存在真正符合依附理论所谓的安全感三要素的朋友。毕竟,真正的朋友能互相帮助对方度过难关,才是重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