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是怎么和曾经的好友渐行渐远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3-15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渐行渐远,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逃不开的一种无奈。

你看着给自己点赞的人的名字,想不起来他们的脸,而对方动态下的留言,你因为没有参与而看不懂,不知如何开口去问。



心事不是不想说,而是能说的契机越来越少,因为无法面对面交流,有些情绪无法感同身受。伏于肩头的哭泣,哪怕只是低声哽咽,也要比闪烁在屏幕背后的安慰管用。

你们选了不同的专业,去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增长不同的阅历。

你们不再分享同一片天晴同一场暴雨,不再读同一本书,不再用同一对耳机听歌,不再坐在同一片黑暗里看同一场电影,肆意地放声大笑或泣不成声。



某一天你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夕阳那么美,浓烈的色彩像是一幅经典画作。你激动地想要与对方分享,可无论用哪个滤镜也不能把这美景原样复刻,语言文字都太过苍白无力。

随着时间推移,当大家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目标,而生活圈越来越不重叠时,很多人就这样渐行渐远。

15岁时你天真幼稚,豪情万丈,说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

时至今日,你依然没有丝毫悔意,可还是感叹,往事休要再提。

打败真挚感情的,大多数时候不是时间,而是遥远。



冯仑曾说过一个人脉原理,人的一生中,交往的关系人是10―30―60。

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

经常打交道的,做点事的,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前面说的那10个人。

最外一圈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起电话来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了解他的背景,最多也就60个,这60个还包括了前面说的那30个。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选择性地跟一些朋友挥手道别,是无可避免的小悲哀。



朋友之间,当“单向慈善”的成分大于“相互理解启迪,彼此帮助成长”时,弱势的一方付出多少忍气吞声、费力讨好,都只能让自己的境况愈发窘迫。

友情跟爱情相差无几,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同样不可或缺。我和你之所以会渐行渐远,是因为我在谈企业管理时,你在搜索商场打折;我在谈职场资源时,你在八卦同事魅力;我说的笑话,你听不懂,我说的悲剧,你却当作笑话??

很多东西我们聊起来各种不对劲,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脱离了超高同质性的校园,我们之间的不一样,才正式显露出来。



我就像终于见到了黄河,撞了南墙一样,清醒地看到了答案。我回头找你,却发现早已与你背道而驰,我只能将我们的过往存档,继续往前,寻找新的同路人。

如果找不到,我就一直一个人,走在黑暗中。

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听陈奕迅的《最佳损友》,我都忍不住想哭,“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关于友谊的誓言,有时候竟比爱情还荒唐。曾经你觉得这人就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掏心掏肺两肋插刀,恨不能变成一个人,立誓80岁也要混在一起。转眼到了今天,竟然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



而更残酷的是,学生时代的好朋友,虽然渐行渐远,再次相聚仍能酒暖回忆。工作以后和你推杯换盏的那些人,背叛和出卖你,仅仅是为了争那一点点名利。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都在继续着我们的生活,慢慢习惯了每天不再收到闲聊的信息,慢慢习惯了聚餐不再出现的熟悉的身影。


人生诸事很难长情,友情也一样,我愿始终记得你把心掏给我的瞬间,并好好守护它。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愿你万事胜意。

第2个回答  2022-03-15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渐行渐远,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逃不开的一种无奈。
你看着给自己点赞的人的名字,想不起来他们的脸,而对方动态下的留言,你因为没有参与而看不懂,不知如何开口去问。
心事不是不想说,而是能说的契机越来越少,因为无法面对面交流,有些情绪无法感同身受。伏于肩头的哭泣,哪怕只是低声哽咽,也要比闪烁在屏幕背后的安慰管用。
你们选了不同的专业,去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增长不同的阅历。
你们不再分享同一片天晴同一场暴雨,不再读同一本书,不再用同一对耳机听歌,不再坐在同一片黑暗里看同一场电影,肆意地放声大笑或泣不成声。朋友之间,当“单向慈善”的成分大于“相互理解启迪,彼此帮助成长”时,弱势的一方付出多少忍气吞声、费力讨好,都只能让自己的境况愈发窘迫。
友情跟爱情相差无几,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同样不可或缺。我和你之所以会渐行渐远,是因为我在谈企业管理时,你在搜索商场打折;我在谈职场资源时,你在八卦同事魅力;我说的笑话,你听不懂,我说的悲剧,你却当作笑话??
很多东西我们聊起来各种不对劲,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不一样,脱离了超高同质性的校

园,我们之间的不一样,才正式显露出来。

第3个回答  2022-03-15
长大之后,和自己的曾经好友之所以渐行渐远,个人认为最主要还是在于长大之后,自己踏入了工作岗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方面,因此,和自己的曾经好友联系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上事业稳定之后,往往会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了自己的家庭,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自己的家庭方面,特别是在自己的子女教育和培养方面,耗费了自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就和自己的曾经好友渐行渐远了。当然,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当我们和曾经好友在工作中,在事业上所存在的不大差异,也会让我们彼此之间缺少越来越多共同的话题,彼此之间对待同一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甚至会为此产生争执,自然彼此之间的友情就不再像之前那样的深厚,因为真正的好友应该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己的好友之间产生了分歧,那么,这样的友谊就很难真正的在继续地保持下去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学会珍惜和自己曾经好友之间的友谊,尽可能的多一些的沟通交流,学会彼此尊重,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和自己曾经好友之间的友情尽可能的维持下去,毕竟这样的友情来之不易,是值得我们用心呵护的。
第4个回答  2022-03-15
现在,我们只活在对方的朋友圈儿里,无论对方的情绪再如何波动,我们都成了彼此人生里的看客。不是看热闹的看客,但是好像也只剩下了看热闹的样子。以前她在朋友圈儿里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会第一时间微信她,但是现在我内心如止水,再也没有了那种问一问发生了什么的冲动。就算我们最了解彼此,最知道彼此,我们都不会再过问对方的生活。

我觉得长大可能就是学会承担人生的孤独和寂寞吧,就像烟花散尽,只剩黑夜。那些曾经美好的过往就像黑夜星空里的星星,闪烁在我们心里,但是却无法再企及。

说到这里,到底是有些心酸。

回想着当年两个在三里屯,在太古里,在后海,在南锣,在唱吧,在五道口韩餐日料留下印记的我们,就好像在昨天。

但是,现在我们再也不会提起,也无从提起。

从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但是真的当这天来临时,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叹:原来这一天可以来的这么安静,没有年幼时孩童之间吵吵闹闹的吵架又和好的轰轰烈烈。至此,明白:原来真正的离开,真的是悄无声息的。可能在日渐忙碌的生活里,渐渐被分散了太多精力;可能烦心事太多,压力太大,个人在成长的路上习惯了将酸甜苦辣一个人默默品味,不愿再和他人提及。可能在新的生活里,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圈子。可能太长时间没联系,再想联系时,有些话再也无从说起。

总之,就像春天走了夏天会来那样,一切那么自然而然得发生了。

年少时,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无论朋友还是爱人。总是用尽力气去争取。生怕失去。后来生活渐渐教会我:其实失去并不可怕。人总是在一路走一路失去的,失去青春,失去精力,失去体力,失去活力。失去亲人,失去朋友,正常的现象而已。

所以,此时,当我看见她的这些话时,我的确感慨:嗯,这是事实。两个人之间,无话可说,也无需多言。

与其再去纠缠什么要不要继续,我反而比较佛系一些。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会陪自己走一辈子,都是一段路而已,或长或短。哪怕再是夫妻,也有走到生命的尽头,一个走得早,一个走得晚。所以,到最后,还是孤身一人。

即便有了孩子,最后孩子们也依旧会离开我们。

所以,我再不执着于永恒。陪伴过即可。

也许我这样的人生态度,在执着永远的人眼里太过随意了吧。

渐渐的,对于友情,对于任何感情,我向来信奉:来的我欢迎,走的我不留。因此,没少得罪人,因为,别人总以为我不珍惜。

但是,我想,我无需向别人解释,自己在对方来去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