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浅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爱因斯坦说过: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当前,宏观研究前沿,我们叫“两暗一黑三起源”。“两暗”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一黑”就是黑洞,“三起源”就是指宇宙的起源、天体的起源和宇宙生命的起源。

实际上人类目前有几大难解之谜,包括宇宙的起源,时间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意识的起源。其中最难解的是意识的起源。

中国古代很早就关注了意识,而且界定的很细致。心、意、识三者是一体的,都是指六识(唯识宗指八识),只是从作用的不同角度给了三个不同的名称。

心是指可以综合运作的主体,意是指连续不断的相续性,识是指识别能力。

心在古文中的解释是”集起”,集就是指集合起来,或者大家召集在一块儿,起就是指运行起来,工作起来,连起来就是指综合运作的意思。比如佛教中分为心法心所法,心法就是指六识,心所法就是指六识所产生的心理作用,可以让心理作用(心所法)综合运作的主体就是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识。

意在古文的解释是“等无间”,或者也叫“思量”,等无间是指连续不断的意思,通常用来形容识的相续性,比如任何一个识都是前念紧接着后念连续不断的形成心流,这种相续性就是指意。思量本身也包含了等无间的意思,但是思量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常说的惦记着,思指思虑,量指度量,白话就是指连续不断的惦记着,所以也有等无间的含义,但是我认为用等无间来解释意比较合适,因为惦记着本身也算“了别”,也就是指识的意思,所以单纯从意的特点讲,还是应该指“等无间”识在古文的解释是“了别”,就是指了解识别的意思。

识包括六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中意识指八识中的第六—意识。意识的活动范围最广泛。它可以同其它五识同时俱起,比如同眼识,也可以单独发生作用,比如进行概念活动、反思、想象、作梦等等。继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前五识之后,意识被称作第六识。

意识起源

是阐述意识产生过程的 心理学 基本理论。它是心理学中的几大难题之一。可作为说明意识起源问题依据的主要有3种:意识是指心理的全部,意识和心理的意义是等同的;意识是指觉察,在法国心理学中觉察的意义和意识的意义几乎没有差别;意识的意义是指人在生活实践中实际上经常有的包括感知觉和思维两方面的总和的认识。

依据第1种解释说明意识起源问题。既然意识是心理的全部,意识起源的问题就是心理起源的问题。而心理的最初级的部分是感觉,因此,心理起源的问题也就是感觉起源的问题。现在心理学上都比较一致地承认动物才有感觉。比较心理学认为,最低级的单细胞动物变形虫就已有了原始感觉,有人称之为感受性,即感觉的初始形态。所以,如果肯定意识和全部心理在意义上是等同的,所得出的结论就是意识起源于变形虫。

依据第2种解释说明意识起源问题。法国以外的一些心理学者有时也把觉察用作意识的同义语,有人则承认有意识但坚决反对意识,还有人在翻译法文心理学文献时把觉察这个词译作英文的意识。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到,意识和觉察的意义是相近的,有时可以作同义语,但有时又有不可混淆的区别。在当代心理学文献中,觉察的意义偏于感知觉。所以,如果认为意识就是觉察,则它的起源也要追溯到感觉的起源。虽然觉察所包含的感觉也许要比变形虫的原始感觉高级一些,所追溯到的动物可能要比变形虫高级不少,但仍只能是较低级动物的感觉。由此所推究得到的结果和凭第1种依据所推究得到的结果只能基本上一样,即意识在较低级的动物就开始有了。

依据意识的第3种解释说明意识起源问题。鉴于意识是指人所有的感知觉和思维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认识,意识起源问题就与上述问题不同。我们知道,感知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有的动物的某种感觉比人还强得多。另一方面,心理学者(行为论者除外)一般认为动物的低级阶段都没有意识,即使是很高级的动物如猿猴类也远远没有人这样高度发展的意识。由第3种依据可以注意到人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经常有的意识,是感知觉和思维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认识。由此可见,人的认识和动物的认识的主要差别在于有无思维或有多少思维。由于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特有的认识方式是意识,又可进一步看到意识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于思维而不在于感知觉。有感知觉而没有思维的动物就没有意识,有一点思维的动物就只有一点意识,有充分思维的人才有充分的意识。因此,有理由认为意识的起源问题就是思维的起源问题。

从第1种和第2种依据出发都可以把意识的 起源 问题归结为感觉的起源问题而得到答案。尽管答案可能会有争议。从第3种依据出发又可以把意识的起源问题归结为思维的起源问题。但这个问题比感觉的起源问题复杂得多。这是由于过去的比较心理学研究还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从现有材料看,不少实验观察的结果可以证实猿类有明确的思维表现,猴类差一些,但也有了一定的思维。牛马之类怎样,还缺乏明确的证明,但也难于否认它们有很初步的思维。猫狗有思维,得到了许多人的常识承认,但也缺乏实验研究的材料作证。比较心理学研究用的最多的是白鼠。有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证明白鼠有很简单的推断能力。白兔如何还难说。至于鸟类,还缺乏严格控制的关于思维问题的实验研究,但也不能否认它们有很初步形式的思维。对于爬虫类和两栖类,既不能认为它们有思维,也不能认为它们完全没有思维,最需要比较心理学的研究。再往下是昆虫类,这是很大一类的特殊动物。有一种看法,认为有的昆虫在行为上的表现颇为巧妙,但它们都完全凭本能生活,几乎没有学习能力,也不需要学习,因此也就没有思维。至于蠕虫类、软体类等,其神经系如有的话也太简单,不可能有什么思维。因此, 思维的起源大概可以假定在鸟类和昆虫类之间,但这需要科学的研究作证明。需要重点研究的动物可能是爬虫类和两栖类并连带到鸟类和昆虫类,以求明确最原始的思维形式在哪一两级动物身上出现。如果能肯定最原始形式的思维最早出现在哪一级动物身上,也就可以肯定意识是起源于这一级的动物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人脑(意识的器官)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意识的物质外壳)。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③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产生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从自身发展中产生能思维的生物,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 三个决定性环节: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3.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意识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

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

2.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

3.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歪曲虚假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

现代意识的起源的延展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产物。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发展阶段,即:

    (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特别是工具的制造,促进了人脑的进一步发达和健全。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必要,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提供了思维的工具,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使人脑具备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

  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现代科学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明:意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与生物电的传递过程一致,而且也与脑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些都说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脑受到损害,就会阻碍脑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人的意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机能。这些都说明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大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才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材料,大脑就不能加工出任何产品,不能进行意识活动,不能产生出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进一步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实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进行的。实践就是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四,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使这种改造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再次,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改变一事物就不能不受到该事物所处环境的局限,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时所必须考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