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抄袭作文的陋习是如何养成的?

如题所述

前天,在“中文自修杯”第三届美丽汉字征文活动颁奖现场披露了“原本评出的一二三等奖共计420余篇,结果只颁出了380个奖,原因就在于有超过一成的文章被查出抄袭“,这个消息,令前来领奖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们十分震惊,也在会场内外引起了热议。

很多家长说,我们不会指导孩子写作文,每次一布置作文,全家人都帮着在一大撂作文书上找范文。然后改头换面地抄写,以应付学校要求的作文。这样做有用吗?下次还要抄,下下次还要抄,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写?当抄作文成为一种习惯,哪个孩子还愿意写作文?

作为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养成自己写作文的习惯,而不是一昧溺爱。

一、给孩子提供阅读对象,让孩子积累写作材料。指导孩子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孩子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要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诵,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孩子们语言仓库中的积累。

二、让孩子敢说 写作其实很简单,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说是写的基础。在说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流畅性,也培养了孩子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家长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每天让孩子说说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始只要说简单的几句话,慢慢的发展说一段话、几段话。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事情表达清楚即可,慢慢的让孩子注意用上学过的好词佳句,使说话的内容丰富些、具体些、生动些。而且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中,没有心理压力,能够自由发挥,这样还能多方面培养孩子的能力。

三、养成孩子多看、勤写日记的习惯 要使孩子有内容可写,家长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让孩子观察路上的行人、车子,街道两旁的商店,观察在季节转换时大自然的变化;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广场、超市等公共场所逛逛,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让孩子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督促孩子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四、多给孩子鼓励。 家长在读孩子的作文时多以成人的眼光,结果我们孩子的作文是一无是处。我们要站在孩子角度,同时,要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生动的词语、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 这些都可以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相似回答